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因為走的是南線,其他諸如“巨峰旭照”等景點則無緣相見。
冬天的華北地區,寒風凜冽,然而在嶗山,卻有一個四季如春的地方——太清宮。太清宮處在背山面海的海灣裡,氣候溫潤,冬天的寒風是吹不到這個千年道觀的,故被稱為“北方的小江南”。
據小唐介紹,嶗山是道教聖地,山海的風光迤邐無限,自秦漢以來就是中華道教的發祥地,遠在春秋時期,嶗山的道家方士就集聚在山海交匯的不其山周圍,當時的不其山幾乎與終南山齊名。
道教的產生年代在國內的史學界眾說不一,大多數史學家把東漢末年張陵創業的“五斗米道”看作是道教源頭。嶗山地區道教活動產生較早,從一些歷史資料中看,在漢末“五斗米道”之前,嶗山的道教活動已有一定的規模。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曾提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嶗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說,相傳鼎盛時期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道教名山,南宋慶元元年全真七子曾到嶗山太清宮,使嶗山道教的發展進入了極盛時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邱處機,他一生七到嶗山,至今太清宮還保留著他膾炙人口的詩句:海雪茫茫不見涯,潮頭只見浪翻花,高峰萬疊連雲秀,一簇圍屏是道家。邱處機的成就也是嶗山道士中最高的,成吉思汗奉他為“神仙”,賜虎符璽書,命其主管天下教事。
嶗山在漫長的道教文化長河中,吸引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一代代“天之驕子”,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才子、達官、墨客,為嶗山留下了無數詩賦詞文和筆墨刻石。
其中,寫《聊齋志異》的蒲松齡曾經遊覽並在嶗山居住,他曾多次以嶗山為背景,創作了諸如《嶗山道士》等膾炙人口的小說。
穿過一片竹林,進入了道觀,我的感覺是——春天來了。道觀中有很多名貴樹種,在太清宮的三官殿前,一株高八米半的山茶樹吸引了我,因為我老家是半山區,見過山茶,但如此巨大的山茶樹卻是第一次見到,更讓我感到驚異的是,這顆山茶樹居然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彷彿一個弱女子需要幫忙似的。
“快走吧,太清宮還有好多景點,你怎麼老圍著一顆山茶樹轉悠?”小唐催促道。
“這顆山茶有幾百年了吧?”我望著“愁眉苦臉”的山茶樹問道。
“呵呵,算你懂行,它呀,學名叫‘耐冬’,又名‘絳雪’,長在這裡有七百年了,就算在大雪紛飛的時節,也是綠樹紅花,氣傲霜雪,故而得名‘耐冬’,‘雪裡開花到春曉,笑迎枯草吐翠時’,講得就是它!”小唐笑道。
“冬季開花的樹北方不多啊”我說道。
“是啊,它是世界少見的大山茶,耐寒,耐旱,抗逆性強,抗病蟲害,冬季開花,花期也長,能開半年之久,你看它鮮紅欲滴的花瓣,多漂亮!這種茶樹葉質柔軟,不但滋味鮮活,香氣蹭鼻,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呢!”
“哦”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自言自語道,“難怪它還會有表情”
“別逗了,你看走眼了吧,樹怎麼會有表情?”小唐笑道,“不過,這顆山茶還真有個傳說,據說當年蒲松齡寫《聊齋志異》時曾在此與牡丹、山茶相對,其中《香玉》中講的就是白牡丹與這顆紅山茶變成美麗女子,與一位書生相戀的故事。”
“《香玉》的故事我看過,沒想到在這裡碰到了其中一個主人公絳雪,也算有緣啊,呵呵。”我笑道。
“行了,走吧,要不時間來不及了”小唐再一次催促道。
“好,就走。”我把行李包往上提了提,準備繼續行程。
“不要”耳邊彷彿聽到一個女子的聲音。
我一愣,除了遠處幾位零星點綴的遊客,樹下就我倆,於是問道:“你說什麼?”
“我說時間來不及了,快走吧!”小唐重複道。
一扭頭,山茶樹里居然有個紅衣女子,若隱若現地看著我
這不白日見鬼嗎?我的眼睛見怪不怪的事情雖然很多,但一個山茶樹能說話卻是聞所未聞,她不會真的是絳雪吧?還是自己出現了幻覺?
我揉了揉眼睛,又咬了一下手指頭,很疼!
第一百五十章 處處留情(二十六)
“喂,別愣著啦,走吧!”小唐道。
小唐的表情告訴我,她一定沒聽到什麼,更不會看到樹中的紅衣女子,於是說道:“後面的兩位還沒趕上來,咱們就是先轉完了也走不了,看情況吧,實在不行坐纜車下山。對了,你去看一下他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