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攪了局,心中不悅。坐在凳上的親王們也一個個沉思不語。多爾袞出班奏道:“皇上、各位王爺。從此次南征情況看,大明確實江河日下了,不堪一擊。臣建議調集五旗精兵,再次破關而下,與明軍決戰。”豪格興奮地插話:“兒臣願率正紅旗為先鋒。”一個老親王輕咳一聲,以期引起別人注意,然後道:“大清如要入主中原,關鍵是攻城破關。大明的主力都縮在城關裡,總是個威脅,要想法把他們引出來消滅才行啊。”另一親王說:“定親王多慮了。如果我們能一鼓作氣,奪取北京,那麼,天下的城關都將不戰而降。”
皇太極聽了眾議,看了範仁寬一眼。範仁寬出班奏道:“皇上,各位王爺。臣以為,明朝雖然日漸衰落,但它畢竟統治天下近二百年。明朝的疆土、人丁、軍隊數量,仍然是大清國不能相比的。特別是重新啟用了智勇雙全的大將袁崇煥,此人駐守在山海關,對大清入關極為不利”幾個親王發出不屑的嗤鼻聲。皇太極掃他們一眼,他們才安靜下來。範仁寬繼續說,“大清滅明,如同砍伐一株參天大樹,應該四周慢慢砍削,去其支助,越砍越深,最後,讓這參天大樹自己倒下。”“
皇太極環視一下左右說:“這些天來,朕朝思暮想,有三條對策,請各位前來商量。其一是,議和――”豪格立刻急道:“皇阿瑪,那個崇禎把我們看成蠻夷,他絕不會議和的。”皇太極笑道:“你說得對,朕正是知道他不肯議和,而且,朕也沒打算與他‘和’。朕要的是,由他來拒‘和’而不是朕!”範仁寬接著話頭說:“這樣一來,交戰的罪過就落到崇禎頭上了。八旗軍不斷殺入內地,毀其城寨村鎮,掠奪牛羊子民。明朝百姓苦不堪言,必生怨恨之心,抱怨皇上不肯議和。”皇太極說:“如此一來,大明上下離心,稅賦更加缺乏,國勢也就日漸衰亡了。幾年後,崇禎想議和也來不及了,只能跪下來“乞和!”眾親王一片附和之聲。
“朕的第二策是,立刻組建漢八旗軍和蒙八旗軍,與清八旗配合做戰。如此,咱大清便有了二十四旗大軍,為將來入主中原一統天下做準備。”眾親王再贊:“應該如此,早該如此!”
皇太極接著說:“第三,朕說過,奪天下必須先奪山海關,奪山海關必須先滅掉袁崇煥。山海關是大明的膽,袁崇煥是崇禎膽。消滅了袁崇煥,明朝君臣都將失魂喪膽。”多爾袞說:“臣弟巴不得與袁崇煥決戰。可但他縮在關裡不露頭,這怎麼辦?”皇太極一笑,道:“範先生跟朕說過一個道理,消滅袁崇煥不一定非要戰,斬斷了崇禎對袁崇煥的信任,就等於消滅了袁崇煥。”範仁寬接著皇太極的話說:“據臣所知,崇禎皇上恰恰是個自命不凡、猜忌多疑的君主。這對於大明的君臣關係,極為不利。”
皇太極微笑著說:“朕的第三策,就是請範先生親筆修一幀國書。這幀國書不送北京,而是送到山海關去,交給袁崇煥,讓袁崇煥上呈給崇禎。”眾親王互視,彷彿在猜想其中深意。
袁崇煥揹著手默立,陷入沉思。他身後的案上擺著大清的國書,半邊是滿文,半邊是漢語。吳三桂與祖大壽雙雙進入總督府,齊聲向袁崇煥拜道:“末將參見大帥。”袁崇煥揮手示意,說:“今天上午,探馬外出巡查時碰見清兵,捎回皇太極的一幀‘國書’。你們看看吧。”
祖大壽與吳三桂俯身案前觀看,不禁驚訝。吳三桂喜形於色,說:“嗨,皇太極想請和了!”祖大壽亦祝賀道:“恭喜大帥。”袁崇煥說:“何喜之有?”祖大壽笑道:“明擺著唄!自從大帥出任總督以來,邊關處處聯防,清兵再也沒法攻陷任何城關。所以只好請和了。”“你們再往下看看,皇太極提出的條件,有請和的誠意麼?皇上能答應嗎?吳三桂與祖大壽再細看國書,不禁怒容滿面地沉默了。袁崇煥嘆道:“這就像一個燙手的山芋,本部堂接也不是拒也不是。依我看,皇太極暗藏禍心。”祖大壽說:“大帥,燒了它!全當沒這回事。”袁崇煥笑道:“我也想燒了它。可這東西燒不乾淨呀,將來皇上問起來,我如何回答?”
其實,袁崇煥心裡清楚,皇太極的國書直接送給他而不是遞交崇禎皇上,是設局讓他入套。所以,當吳三桂提議把這個燙手的山芋呈交給皇上,讓皇上決斷時,他點點頭說:“也只能這樣,只是在呈報皇上時,本部堂還必須對這個‘和書’表明態度,那就是‘拒和’!”“拒和,大帥您不是說過”這下子輪到祖大壽與吳三桂驚訝了。袁崇煥打斷他們的話,說:“我是想過‘以戰求和’,但皇上未必接受我的方略,而皇太極的請和亦未必是真心。因此,本部堂只能拒絕,以免落入陷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