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國間在某些方面互相效仿。
對於美國在中國的影響來說,可慶幸的是俄國從來不曾在中國宣傳改變宗教信仰的事,直到1917 年十月革命後,共產國際成立才改變了這一方針。蘇聯共產黨也花費了犯年,到加世紀5O 年代才剷除了美國在中國的影響,但加世紀80 年代卻表明她並沒有成功。沒有任何外國能夠獨霸中華大國。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外來人能更好地幫助解決中國的問題。
12 國民革命以及國共第一次統一戰線
20世紀20 年代,中國的公眾因一系列的表現中國民族主義的事件而興奮不已。1919 年的“五四”運動給青年學生動員中國城市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確立了一個新的風格。它的基調在1926 年5 月30 日的全國運動中更有力地表現出來。那次運動先是由英國炮火在上海、接著不久是英法兩國炮火在廣州挑起的,詳細情況下面再敘說。因要求全國統一所導致的1926 年的北伐,就是從孫中山1924 年成立政府的廣州發動的。這些紛亂事件,使公眾和全世界為之膛目結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事後,歷史學者才弄清楚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當20世紀20年代美國支援中國學術方面的成長時,蘇聯正積極地幫助中國的革命。蘇聯人曾幾次接近中國。他們首先和北京政府打交道,1924 年簽訂條約,取得沙俄時代在東北的某些特權― 對北滿鐵路的管理和對外蒙古的控制。同時共產國際的代理人於192l 年幫助成立中國共產黨以對付北方的軍閥,並和孫中山建立同盟。為了加速中國的大革命,他們竭盡全力克服一切困難。
當這些紛爭擾攘稍稍平定之後,蘇聯在20 世紀20 年代努力的最後結果,是樹立一箇中央集權的黨的專政結構,給中國一個新的政抬制度的秧苗,來代替老式的君主朝廷。l928 年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在南京上臺後仍然同軍閥政權維持著不穩定的平衡。l949 年中共在北京宣告勝利,完成了向新政體的過渡,距1911 年僅僅38 年。這幅圖畫回顧起來好像很輕易,但是這條路程卻是非常崎嶇曲折的。
20世紀20年代的國民革命是一場既要消除國內的軍閥統治,又要廢除外國人的特權的雙重鬥爭。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話說,國內的封建主義和外來的帝國主義是兩個孿生的禍根。日本與北京腐敗的當權者流靡一氣,表現了這些禍根的互相作惡。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現代中央政府是壓倒一切的先決條件。
在中國沒有像在歐洲那樣為共產主義運動鋪平道路的社會主義運動。1917 年布林什維克革命之後,馬克思列寧主義以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出現在中國。不過,自19 世紀9O 年代的革命運動以來,一些流行的思想已經為接受它做了準備:1 ,生物學方面的進化論,以至於社會進步的概念;2 .康有為的三個時代的經典學說,就是說天下混沌到天下大同的烏托邦的演進;3 .達爾文的各國之間適者生存的鬥爭思想落4 .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互助思想(恐怖主義除外)以及個人從家庭和國家壓迫下解放出來的思想。在這樣背景下,馬克思從奴隸制經過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然後進一步到社會主義的幾個社會發展階段論以及以階級鬥爭為這些階段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的思想只是又往前走了一步。綜合起來看,這一大堆眾說紛紜的思想一湧而入,使得世世代代承襲下來的中國哲學很明顯地處於防禦地位。孔孟之道的影響,除了對於社會價值的一般理解外,在革命者中間很少表現於語言文字中了。
首先鼓吹馬克思主義的是在日本留過學的北大政治學教授兼圖書館長李大釗(1888 一1927 )。在1918 年夏季,即在列寧奪取政權幾個月後,李大釗看到布林什維克革命可以使俄國一躍而躋於人類進步的前列,不言而喻,他希望落後的中國能同樣如此。1919 年初,研究了俄國的榜樣後,李大釗看到民粹主義“到民間去”運動有很大價值。他預見到中國革命一定要在農民中間進行。李氏最初也喜歡農村生活,擔心現代城市的弊害。他鼓勵他的學生到農村去,同農民一塊工作。在研究馬克思主義時,他接受了階級鬥爭學說,但對於歷史唯物論卻不那麼認同。馬克思的思想― 基本的生產方式決定政治、思想和文化等“上層建築”― 給李氏留下疑惑。他覺得人的精神以及“自覺的集體能動性”在物質變化之外,能夠改變事物。作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先驅者,李大釗的這些初期思想是重要的。因為正在這時,即1919 年初,他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