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榆和胡氏商量,反正這以後就她倆沒有啥事兒,到這邊待著,還不如也把菜給種上,起碼能省菜錢呢。
“得虧來的時候,我把菜種子都帶了一包,等事情都安排好了,咱們就種下去。”胡氏說道。
她過來的目的就是要照顧這爺幾個,把他們的生活安排好了。
剛才也問了王大娘了,這到了早上的時候,附近的村民有專門挑著擔子或者挎著籃子賣菜的,都是給他們這些書院的家屬買的。
真是哪裡有需求,哪裡都有買賣。不過這些村民是進不來書院裡面去的,都是在西北角的那個門口賣的。至於想買肉啊,魚啊,反正縣城也不遠,直接去就成了。
有些學子們,還會給喜愛的先生送這些魚肉,書院裡有錢人家的少爺不在少數。中午的時候,不想吃家裡人送來的飯菜,也會到先生這裡噌一蹭。
“累死了!”杜榆把被子都給鋪好,覺得快要累趴下了,這體力不行啊,以後要想辦法鍛鍊鍛鍊。
而胡氏把自己和丈夫的屋子收拾好了以後,就準備午飯去了。
沒錯,這裡還有一個小小的半間屋子不到的地方,就是作為廚房的,看這個樣子,好像是後來才砌起來的。灶臺也比較小,和杜家的灶臺根本沒法比,但是出門在外,有總比沒有強。
杜榆還想著,以後買個爐子,那麼要燉個什麼東西,直接在爐子裡不就好了?
胡大舅是明天早上就要回去的,杜有忠也是從明天開始就要開始教習了。而大郎二郎和胡鑫他們,也從明天開始,就要在書院裡讀書了。
胡鑫的束脩胡大舅都已經交了。
大郎二郎的束脩嘛,可以免一個,不過對家屬,錦溪書院只是象徵性的收一點兒束脩,比外面的便宜多了。
要不是這裡不收女學生,杜榆都想去學堂看看呢。
☆、64 新鄰居們
雖然到了新的地方,可是杜榆卻睡的很香;第二天;太陽都升的很高了,她才睡醒;這又是新的一天啊。
吃完了早飯;胡大舅回去了;順便把他們家的驢子也給牽了回去;杜有忠就帶著大郎,二郎,還有胡鑫去書院那邊去了。讀書的區域離他們這西邊還挺遠的;這也是為了不妨礙正常的教書。
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可不是一天就歸置完了,還有很多零碎。尤其是這周圍的鄰居,也要打聲招呼。和大家相處的好,也比天天吵架要強。
不過對於新來的人,大家都會處於一個觀望的階段,瞭解了,才能繼續往來。
禮尚往來是個很好的詞,杜榆他們就決定把自家帶的乾菜給附近幾家都送一送,這東西呢,不值什麼錢,不過卻能當一盤菜,既不過分的奉承,也不會瞧不起人。
中庸才是相處之道,特別是陌生人。
收拾了會東西,胡氏就帶著杜榆去拜訪拜訪街坊鄰居。
和她們一樣,住的都是一個小院子,去敲門的時候,都有人在。
他們東邊的是楊秀才一家,楊秀才在錦溪書院已經有三個年頭了,目前這院子裡住著楊娘子和楊秀才的老孃,還有就是楊秀才的一雙兒女。這一雙兒女都是不大的年紀,還沒有到上學讀書的時候。
杜榆和胡氏上門去,楊娘子微笑著把她們迎進了門,等看到他們送的東西后,楊娘子忙道:“你們太客氣了,都是街坊,不用這樣。”
胡氏忙道:“這也不是啥好東西,是我們鄉下人自己曬的,用水泡了以後,和骨頭一起燉了,味道還不錯,值不了幾個錢。”
這樣說,楊娘子就收下來了,然後讓他們有空就過來,意思就是以後就走動起來了。
楊娘子的婆婆正帶著她的孫子孫女在玩呢,對胡氏和杜榆也很和藹。兩個人覺得,這家子的氣氛很不錯,值得交往。
然後因為還有別的人家要去拜拜門,胡氏和杜榆就告辭了,又去了西邊的閆秀才家裡,閆秀才都快五十歲的人了,身邊也就是一個老妻,說是他們的兒女們都在老家呢,閆娘子對他們表示了感謝。
杜榆他們拜訪了一圈,大家的態度都還不錯,畢竟拿著東西上門的,誰也不會橫眉冷對。
不過這一圈拜訪下來,杜榆也算是明白了,一般需要住在這裡的,家裡的條件都是和杜榆他們差不多的。
像書院有些是大戶人家出身的先生們,自己有馬車,在縣城裡也有房子,基本上都是回到縣城住的。行動都有人伺候,他只跟著就成。
所以要在這一片家屬區找到很有錢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