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2/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終於到了彭澤縣衙,看著這縣衙的房子,好吧,老和舊代表了縣衙,雖然它也是青磚瓦房,不過就杜榆自己猜測,這起碼得是好幾十年前才建的,中間估計都沒有修過。
縣丞秦承義領著縣衙裡的一干人等,在縣衙門口迎接新的父母官到來。
杜有忠帶著王師爺去應酬和了解情況,胡氏帶著杜榆和王太太等人去了縣衙後院。
一般的縣衙,前面都是辦公的地方,後面才是家眷們住的地方。縣太爺的家眷當然是要住正中間的後院,旁邊縣丞和主薄的家眷分別住在東邊和西邊的院子裡,就跟個大四合院一樣,只不過擴大了比例。
這種官府的地方,更是四四方方的,不像什麼私家園林,只講究意境,所以杜榆他們的生活的地方,就是和大門是在一箇中軸線上的知縣後宅。
知縣後宅有兩進,從官署那邊朝後面走,就是知縣後宅,因為有兩進,所以每一進都各有一個東西廂房,且東西廂房各有三間房。這裡面倒是不用特意劈出來當書房,因為前面官署堂那邊就有,別看一個縣衙,包括的東西可真多,就說中軸線上,從大門開始,接著是儀門,戒石亭,大堂,後堂堂,後堂這邊有縣太爺的更衣室,也是縣太爺接待上官,商議政事,處理政務的地方。
大堂嘛,是縣太爺處理民事案件的地方,左右各有一排房子,是所謂的三班六房。
又有縣獄,獄神廟,土地廟,吏舍,收糧所等等,依附在中軸線左右。
因為是二進的院子,杜榆他們人少,第一進正房,自然是杜有忠和胡氏住的,王師爺因為也要上差,所以就和家人住了第一進的西廂,杜榆因為因為長大了,以後也要單獨招待朋友,所以分到了第二進的東廂房,因為人少,所以小丫是跟著杜榆住在一塊的,反正就她一個人住,小丫在旁邊的屋子住就成。
而李大壯兩口子,是住在後罩房那邊。
他們到來第一天,縣丞太太和主薄太太都和典史太太都過來恭迎了。而且看胡氏帶來的人少,就把自己家的下人勻出來, 幫著這邊收拾東西。
原來縣太爺和縣令太太的東西早就已經弄走了,剩下的都是可以用的。
而縣丞太太秦太太還招待了他們一頓飯,想著這邊忙著收拾,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飯的。
對於上官和上官的家眷,要好好的對待,這也是當下屬的為人處世的方法。
至於本地計程車紳過來請杜有忠去酒樓裡吃飯,杜有忠拒絕了,以要儘快的把縣衙的事情理清為由。
雖說這彭澤縣窮吧,但是每個地方都是有窮人,也有富人。彭澤縣也不例外。
杜榆認識了秦太太家的孫女秦婉娘,和杜榆年歲應該差不多,縣丞秦承義年歲也都四五十歲了,有這大的孫女,也並不為奇。
還有主薄鄒家的女兒鄒三娘和鄒四娘,兩個人都是同一年的,鄒三娘是庶出,而鄒四娘是嫡出。
典史陳大人家的姑娘早早的都嫁出去了,現在還沒有嫁的,都是才幾歲的年紀,因為在外面當差,好幾個都留在鄉下了,這邊有個小妾生的才三歲的女兒陳陳巧兒。
不過看這後宅的大小,杜榆算是知道了,這當官的真的不能帶太多的家眷,像縣丞他們這樣的,後宅也才一進,真要是帶多了人,就住不下了,只能在外面租房子住,那樣既不方便辦公,也還開銷大。
再說,你是當官的,帶著這麼多的家眷,你是想幹什麼啊。到時候考評印象就不好了。
而這樣算起來,倒是杜榆家的人口最簡單,而且他們住的地方還是最大的。
整理了兩天,終於把東西和事情都給整理好了,作為彭澤縣的第一把手,首先得要和這縣衙的同僚搞好關係,所以杜有忠就約定了一天,請大家都到自家吃飯,當然,不可能每人都請到,比如讓捕快們過來,和縣丞他們一起吃,他們也不自在。
所以請了捕頭,縣丞主薄和典史就不用說了,這是必須的,三班六房的人是做了飯讓人送過去的。
杜榆也開始了在彭澤縣的生活。
要說這彭澤縣,雖然很窮,可是不管水果和水產都很豐富,只是因為偏僻,很多東西都運不出去,靠近海很近,杜榆到這裡來,就吃了好幾次的海鮮了。
她吃起來也不過敏,想著等過一段時間,弄些幹海鮮,給家裡那邊打包送過去,也讓他們都嘗一嘗。
到了這邊,人手還是明顯的少了,杜榆和胡氏商量,就要繼續買人了,而且,最好是買個當地人,這樣這邊的風土人情什麼的,都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