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2/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到爹就要讓爹抱。我們這麼哄他,全都忘了。”
胡氏聽了笑道:“就是,咱們這些人都是白哄了,晚上你就跟著你爺爺去睡吧,我們都不管你了!”
這就是開玩笑了,不過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錯。
接風宴也是隻弄了一桌,大家都坐下來,胡大舅和杜有忠兩個人是喝了好幾杯,如今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又在京城裡勝利會師,這真是值得慶祝的事兒。
杜榆提前準備了醒酒湯,就是知道這個場合大家都會喝酒。
胡大舅說道:“以前咱們哪裡能想到,咱們能跑到京城裡來?現在不僅我們在京城了,還有了自己的房子了!”
季氏知道丈夫高興,也沒有勸著他少喝一些,反正是在家裡,喝醉了,有這麼多人呢。
☆、第229章 任命
杜有忠到京城;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差事,所以這以後幾天;就吏部去了好幾趟;當然;也找了有關係的人,上下去打點;這都是很有必要的。
只不過到了最後;這任命就下來了,原來是京城這邊有意把杜有忠給調回來的;調回來的原因;是他在教書育人上面很有一套;(主要是彭澤縣那邊出了好幾個秀才)所以就把他給弄到了國子監去了。
國子監分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杜有忠成了太學博士;正六品,升了品級,當然胡氏的誥命也跟著升了。
太學博士有六人,掌教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為生者,也就是說,太學的學生是五品官以上和郡公縣公的子孫,另外是從三品官員的曾孫,都是屬於權貴之家的子孫。
而國子學的學生出身就更高了,是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這些人。
當然,也肯定是有走後門的,但是也是朝廷上有人,比如這什麼國公府旁支什麼的,要是走了關係,也是可以進來的。
杜有忠所在的太學屬於國子監中第二重要的。
直接把他從彭澤縣的一個縣令弄到了全國最高學府當了博士了。
這還真是,上頭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不過,對杜榆他們來說,是她家爹要留在京城了,這比什麼都好啊。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杜榆的爹也是升官了,雖然不是什麼熱門的部門。
只是當人先生,也是受人尊敬的。
要是杜榆的爹繼續在外面外任,熬個十幾二十年,說不定能當一方大員,只是那樣也太辛苦了,要十幾二十年的不和家裡人團聚,杜榆估計,自家爹內心裡還是渴望安定下來的。
在京城住下來也不錯。
所以一得到任命,杜有忠就給老家去了信,讓老家能來的人都過來,杜有忠這幾十年,年輕的時候,是為了生計,和父母家人相處的很少,後來又忙著趕考,還是和家人相處的少,又外任了六年,更是聚少離多,父母那邊盡孝的時間也少,所以一旦是在京城安定下來了,就立馬要把父母接到身邊。
如果幾個弟弟也樂意跟過來,他也求之不得。
只是杜榆對幾個叔叔能過來,不報什麼希望,因為他們好像就離不開土地一樣,如果是爺爺和奶奶還過來的話,他們肯定是丟不下手頭上的一攤子事兒。
杜榆猜的還真沒有錯,杜有賢他們真是捨不得丟下手裡的活兒,然後去京城,再說京城裡,他們能幹啥啊,還是給大哥他們找麻煩的。所以接到信了,大家開家庭會議的時候,三個都是不去的。
“老五,你去過京城,這也比我們熟悉,你把爹孃和大郎媳婦都送到京城去,咱們就在老家守著,好歹也是咱們的根本。“杜有賢說道。
現在大哥不在家,他要當家作主了。
杜老爺子說道:“你們不去,但是孩子們呢,到了京城,讀書也比這邊要好一些,你們好好想一想。”
京城的讀書條件是比這邊好一些,但是他們都不想自己的子女離開自己身邊,而且這讀書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的,如今四郎五郎他們讀書,也就是讓他們認字,到時候看東西也不會是睜眼瞎,這喜人都跟過去,那不是給大哥他們添麻煩嗎?
而且,他們如今手頭上也有錢,憑著達根的哦身份,在雲陽縣還真沒有人敢欺負他們。
所以還是都帶在楊柳村要好一些。
杜老爺子聽了大家的決定,嘆了一口氣,也沒有說啥了,都已經決定了,他還能說啥?
不去京城就不去京城吧,各人有各人的命,留在這鄉下也好,守著這一塊兒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