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褒姒的說法,太子是為母出氣,那脾氣絕對是不死不休。而她已經身懷六甲。為了避免這種爭鬥,保全生命,求周幽王就讓她出宮,保全她母子性命。
周幽王本來想太子宜臼如此,當然是申後的主意。但是要是讓宜臼打死褒姒,那是斷斷捨不得的。為了避免這種矛盾衝突,也只能讓太子離開。於是降旨將太子宜臼發去申國,交由申侯教訓。可以說,此時周幽王只是為了避免太子宜臼與褒姒矛盾的激化,否則不會將太子送去申國,那可是去了姥爺家,有多少機會串通鬧事呢?
這件事情中,他唯一沒有考慮安排的,恰恰是深愛他的申後。自從太子被罰出宮,申後陷入到更大的精神危機中,丈夫已經是別人的了,兒子又被那個狠心的爹發配到姥爺家,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個,於是整日以淚洗面。可是這樣傷心卻平靜的日子,也不長遠了。
第七章:變亂之端
多年皇后被一個小女子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丈夫被霸佔,太子被罰出宮,申後如今能做到的,也只是宅在宮裡,每天以淚洗面。身處後宮,知人不明,品性善良,危險就如影隨形的近了。
身邊親信宮女為申後出主意,何不給太子送個信,讓他上表謝罪,萬一感動天子,不是能母子團聚嗎?申後思兒心切,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就全權委託這宮女去張羅。
申後動筆修書一封,也沒有做間諜的經歷,全不怕這信如落入外人手中當如何,在信上就直接告訴宜臼,天子無道,寵信妖女。兒啊你可上表假裝認錯,等回來了一切再想辦法。
信寫好後申後就及時的病了,傳線人溫媼診脈。好好的御醫不用,專找老太太診脈,可是太業餘了。訊息立馬傳入褒姒耳中,褒姒一聽,這肯定有陰謀。密令等出宮時仔細搜身。
這邊申後一無所知,將信交給溫媼。老太太直接把信揣懷裡,捧著皇后賞賜的綵繒兩匹,得意洋洋出宮來。將要出宮門之時,守門宮人忽然一改常態,仔細搜檢。溫媼不由得心慌,神色大變,宮人更加懷疑,果然將申後書信搜出。
書信送至褒姒處,美人也不是美人了,將兩匹綵繒撕得粉碎,盛怒之下,面部做變色扭曲運動。但她心裡也竊喜,機會終於來了。
將書信呈遞給周幽王,周幽王當然認得這是申後筆跡。夾在皇后與寵妃之間,不由得感慨,皇后啊皇后,原來你還這麼有能耐啊揮劍斬溫媼,安慰褒姒,你看,我多向著你,可以安心了吧!
誰知褒姒哭的更加厲害,周幽王不解其意。褒姒抽泣著說,臣妾母子將來還是會命懸太子之手,難逃一死了!周幽王懵了,有我護著你呢,太子能怎麼樣?褒姒嗚咽著說,此時有天子庇護,將來大王仙去,還不是太子說了算嗎?
褒姒提出來這個問題,的確是高,深的啟發式教訓的精髓。問題呢就是這個問題,您看該如何解決呢?
周幽王說我早就想把申後和那個敗家孩子廢了,立你和我們的孩子伯服當皇后和太子,就怕大臣有意見啊。
褒姒繼續鼓勵周幽王,您得問啊,不問怎麼知道不行呢?必須勇於實踐。
當夜,褒姒就令心腹秘傳虢公和尹球,商議此事。
第二天上朝,周幽王就將這個廢后換太子的事項提出,虢公和尹球是大力贊成。周幽王大喜,絲毫不懷疑這樣的統一聲音有何問題。其實他內心深處,當然是偏向褒姒的,所以這樣的贊同正中下懷。為什麼其他文武大臣不發一言呢?有褒珦的例子,再加上褒姒的權勢,誰還能反對呢?多說無益,徒取殺身之禍。正直的大臣經過此事,基本上就辭職高老還鄉了。這工作沒法幹了,再待下去,沒好。
周幽王對於這個變化沒有太大的感覺,經常反對他的人走了,這好日子才開始了呢!
什麼千里江山,黎民百姓,這些沉重的話題再也沒有人反覆提起了,耳邊都是歌功頌德,讚頌英明之語。
現在周幽王終於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討好褒姒這一件事情上。奇怪的是,褒姒已經身居皇后之位,但是從未笑過一次。無論是鐘鼓齊鳴,或是歌舞作樂,褒姒始終未曾有開心的表情。
周幽王太急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是我做的不夠好嗎?
的確有這種情況,越是上杆子的,越不是買賣。滿宮裡都是討好天子的笑臉,偏有一個是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的,給天子臉色看,哎,你還別說,真讓周幽王放不下。還就想讓她開心。
周幽王問褒姒,皇后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嗎?
褒姒說也沒有喜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