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就叫手下把濃給擠了出來,隨後把藥給上上了,說是過幾天再來。
回來後小杏林一點好轉也沒有,反而疼得越狠了,腫得也越厲害了。無奈,過幾天帶著禮物再去,老中醫同樣先看看禮物,再給下藥,回來同樣不管事。就這樣來回折騰了五、六趟,直到老中醫認為禮物夠多了,他才真正給你下藥治病呢。其實,這種病下一次藥就夠了,他非得讓你跑上五、六趟,把錢全部花上,你說可惡不可惡。
這件事後,令狐越想越覺得老中醫也太缺德了,他這是認為老百姓缺少醫藥知識,在有意識的糊弄老百姓,賺昧心錢。山區裡一直缺醫少藥的,現在這十里八村的只有這麼一個醫生,得坑害多少老百姓啊。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外出學醫,將來好給鄉親們解除痛苦。妻子張氏堅決支援丈夫想學醫的想法,沒過幾天就送丈夫遠去了。
令狐不知經過了多少曲折,最後在離家幾百裡外的一個小山村安頓下來了。這裡有一戶行醫人家,一家人心地善良,令狐在那裡除了幫著幹些雜活以外,就是勤勤懇懇,夜以繼日的跟著老師學習些中醫知識。經過近兩年的時間,他就基本上能夠獨立看病了。思鄉心切,老先生又把家傳的幾個中醫秘方傳授給了他,把一些治療疑難雜症的辦法一一教給了他,他就告別了老先生,又回到了他的故鄉。
回來後他沒有急著給人看病,他到山上採集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按照老先生教的,進行比對、熬製,熬好的中藥自己先喝,有時妻子主動替他試喝,製出來的膏藥自己先貼,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試帖,直到自己認為很放心了,才漸漸得給周圍的鄉親們看病。
鄉親們有點頭疼腦熱的,從他這裡包上點藥,回去熬熬喝了就好了。身上長個癤子瘡啊什麼的,來他這裡,他把濃給擠出來,用紙把藥卷好捻起來,慢慢的續到癤子裡邊,把早已熬製好的膏藥用火烤一烤,慢慢的揭開,趁熱貼到瘡口上,很快癤子就會慢慢的消腫。過幾天,再把膏藥揭下,把紙捻子抽出來,在瘡口處再敷上點藥,再重新貼上一貼膏藥,瘡口很快就會痊癒的。
本書幻俠小說網首發
正文 第二節 攪局
這樣一來,李皓的名聲越來越大,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有個頭疼腦熱的都喜歡到他這裡來看看。他看病從來不收錢的,藥是從山上採來的,膏藥是自己熬製的,就是為給鄉親們圖個方便。自己有地,種的糧食儘夠吃的,根本不用再收錢。可是這樣病人來的多了,地裡的活也就真有點顧不大上了,鄉親們就偷偷的幫著他幹,寧願自己的晚種晚收幾天,也先給他種上,先給他收了。為此,他甚是過意不去,他就更加鑽研到他的中醫研究中去了,就是為了更好的報答鄉親們。
有一天,從外邊來了兩個年輕人,怪里怪氣的,聲稱自己有腿傷,說是自己在上山砍柴的時候砍的,令狐開啟一看,已經有點腐爛了,就趕緊把他們的爛肉清除掉,裡邊用上藥,外邊再把膏藥貼上,然後給他抓了點消腫的草藥,兩個人千恩萬謝的走了。過了幾天,這兩個人又一瘸一拐的來了,腿上的瘡口不但沒好,而且腫得越來越厲害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正常的下藥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李皓把他老師教給他的一個秘方給用上了。沒過幾天,這兩個人又來了,而且疼得更加厲害。就這樣一次次用藥,一次比一次疼得更厲害,令狐把老師教的所有秘方以及處理疑難雜症的方法都用上了,就是不管事。
本來是一點小傷口,現在治成了這個樣,這可怎麼辦?這兩個人成天在這裡不走,坐在院子裡,妻子張氏還得好好伺候他們吃飯。一有來找令狐看病的,他倆就抹起大腿來讓人家看,說是令狐是怎樣把他倆的腿治成這個樣子的,要是再治不好啊,就要到縣裡去告他什麼的。
看到他們兩個人的樣子,鄉親們也不太敢再找令狐來看病了。令狐自己也犯難了,看了這麼長時間的病,這還是頭一次,做醫生的,沒有比治不好病人的病沒有臉面的,他心想看來自己的醫術還沒學透。趁著這幾天家裡來的病人很少,他就讓妻子把這兩個病人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他心急如焚的去找他的老師去了。
聽令狐這麼一說,老師明白了。老師說當年他拜師學藝時,曾經有那麼一位師弟,為人聰明,但心術不正,曾一時騙過了他心地善良的師父,差點把他招為上門女婿,幸虧師傅發現及時,才沒有釀成大錯。那時候師父常常給他開小灶,講一些藥理知識,他以為在這裡已沒啥可學了,就在一天晚上偷拿了師父的許多秘方跑了,到處坑騙錢財。後來聽說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又回了他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