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3 0:50:22 本章字數:3794
些年來,靠近塞外的偏關堡繁華了許多,由於總督及老營堡一帶屯田,加上塞外的墾殖開拓,與歸化城的三娘子貿易,都讓偏關堡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得利。
今年秋收,偏關與老營堡一帶的屯田三十萬畝中,產糧高達三十五萬石,遠遠地滿足了當地的駐軍需求,還有餘力外送。加上偏關也算是塞外與山西鎮內地的必經之地,大批的商隊糧隊都要從這裡經過,讓秋後的偏關堡更是熱鬧起來。
眼下到塞外墾殖的移民越來越多,塞外的農場村落越見的多起來,最遠的商隊屯民們,己經到了後世的包頭一帶屯墾開荒。
讓大明邊鎮民眾意外的是,這些塞外的移民到了邊地後,他們開墾出來土地,種植出來糧食後,才不過幾年時間,不但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有餘力向大明內地輸送了,這就讓人非常奇怪。
一直在人們的印象中,塞外都是些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向來難以養活自己,不然的話,為什麼幾千年來草原上的胡人總是養活不了自己,而經常要向中原地帶劫掠呢?
就是中原國度,向來將這些地方視為累贅之地,因為這些地方難搞農事,在這些地方的駐軍後勤補給總是朝廷的一個巨大壓力,老見投入,不見收支,最後只好無奈放棄。就算有些中原王朝堅持在當地駐軍,也只是看中其軍事意義罷了。
幾千年來都是這樣,現在然反過來,塞外之地開始向中原內地輸送糧食,讓第一次聽聞的人有天地顛倒的感覺。
如果塞外向輸送牛羊馬匹或許眾人還不會奇怪,事實上些年中,由於漢蒙雙方互市,加上漢人蜂擁到塞外經營草場畜牧,這些年中,從塞外到山西鎮的許多地方,己經形成了諸如許多:牛道,羊道,馬道的專門道路。每年中,都向山西鎮提供了大批的牛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