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雙奇道:“你說到哪裡去了?我家素和先生家交好。他又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在這裡住下了,我自然照顧一些。”
石誦羲哼了哼。這時王孟英走了出來,見到石誦羲,連忙讓座。石誦羲卻招招手,一個俏麗的丫鬟走進來。
“先生,這是小屏,專門撥來服侍您的。您有任何事,都可以使喚,”石誦羲別有深意地笑了笑,轉頭對那丫鬟斥道,“蠢材,我是怎麼教你的?”
小屏慌忙走到王孟英跟前行禮。
王孟英驚愕地看看她,忙不迭道:“多謝石公子美意。我不慣人伺候,還請遣了去吧。”
石誦羲擺手:“誒!先生是錢塘一方名醫,怎麼就不用人伺候?難道在家裡,也沒個貼心的伺候人?”
“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似的,含著金湯匙出世?”無雙道,“王先生十四歲就外出做學徒,哪能有人伺候?”
王孟英連連點頭,笑說:“是的,我在家也自己幹一些活,陶冶情操,也是不錯。”
石誦羲哪裡肯聽,大手一揮依然堅持,“我們石家可不虧待客人。現在先生不用,到時自有用處。小屏!你出去候著,先生叫喚才進來。”
小屏答應一聲,出去了。
“這下可以了吧,小屏絕對不會打擾到先生的,”石誦羲笑嘻嘻地坐下,得意地看了一眼無雙,眼角眉梢都是好心情,“居士,你的好茶呢?怎麼不泡一壺來,給王先生和我嚐嚐?”
無雙順從地起身,泡了壺菊花茶,端到王孟英手邊,“大哥,這是我自己親手栽種、晾曬的。一點也不經別人手。很乾淨。你嘗一嘗吧。俗語說,常飲菊花茶,老來眼不花。石老太太都很愛喝呢。”
王孟英聞了聞芳香四溢的茶水,淺啜一口,道:“真的很好,我們錢塘的杭白菊不愧名聞天下。”
石誦羲嗤一聲,搶著說:“嘿,她種的算什麼,不過一般品種罷了。桐鄉的杭白菊,那才是進貢給萬歲爺的上品。回頭我讓小廝送一罐來,叫小屏給先生泡上。多的,先生就拿回家去吧。”
王孟英笑了笑:“多謝石少爺美意。那貴重的貢品,想來難得,還是留給老太太享用吧。我喝無雙這個,也很不錯了。茶味甘美,每朵都有兩分錢幣大,看得出是精心篩選過的,倒比那貢品多出一份心意。”
無雙聽完,愣怔住了,心裡一片酸痠軟軟。他輕輕一句話,就體會到了她所花費的功夫她看他一眼,但見他依舊是眉眼彎彎,眼眸深黑,立即有些不自然地低下頭:“大哥喜歡就好。”
石誦羲敏銳地感覺到無雙不對勁,卻又不知道怎麼回事,便岔話道:“對了,不久將是重陽節。菊花酒又該釀上了。”
王孟英點點頭:“對啊,菊花酒可是歷史久遠的,比菊花茶的年代要老很多呢。”
“哦?這我可從沒有聽說過。”石誦羲好奇。
王孟英嘿嘿道:“菊花酒在在西漢時期就有了。那時候重陽節就已經是中原的固定節日,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慣。西漢劉歆所著的《西京雜記》記載了當時菊花酒的釀製方法,‘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石誦羲聽住了,覺得有趣,追問道:“那菊花茶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
“菊花入茶,最早記錄是唐代僧人皎然在一次與陸羽品茶的時候,以詩助興,寫《九日與陸羽飲茶》——‘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石誦羲口中吟誦著這兩句詩,拍案哈哈大笑,“什麼?菊花酒是俗人喝的,菊花茶倒成了高人雅士的興致了?”
王孟英又飲了口茶,微笑看著滑稽的石頌羲,頷首道:“不錯。皎然是唐代著名詩僧,自稱是東晉謝靈運的後代。而陸羽又是中國第一部《茶經》的作者。他們對菊花茶的推崇,自然影響到一代風尚。所以從那時起,菊花茶風行起來。”
無雙笑道:“沒想到,這普普通通的菊花茶,竟然還曾經是文人騷客的專門喜好。”
“呵呵,其實那時候的菊花茶,同今天尚有區別。”
那時候的菊花茶,並不是直接拿花朵來泡。而是在茶水泡好後,加入菊蕊以增加茶的色香味,觀賞意義多於品嚐用途。
黃庭堅《煎茶賦》中透露出茶中放置甘菊花蕊的資訊,他在以茶招待客人的時候,“既加嗅味,亦厚賓客”,但這種飲茶方式是臨時設茶才隨意加泡到茶湯中去的,這種助茗方式正是菊花茶的先聲。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