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道教名山,《華山記》謂“山頂池中,生千葉蓮,服之羽化,因名華山”。乃道教傳說中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在此隱居修道。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二十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華山自古便是名山勝地,千百年來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蹟。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還是神話故事,著名的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簫引鳳”等。
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二百一十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行經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後,方慕南與唐詩語在華山腳下的玉泉路下車。這條路因建於華山腳下的道觀玉泉院而得名,玉泉院正位於此路的最南端。
兩人離西安時退了酒店房間,下車之後拖著行李箱先行到位於玉泉路北段東側,提前預訂的華山金融賓館入住下榻。
二人一大早便從西安啟程出發,此時不過才上午九點多。時間還早,安頓之後略休息片刻,唐詩語便拉著不住抱怨應該先在賓館裡睡上一覺補補早起睡眠不足的方慕南前往華山西山門,準備買票登山。
方慕南著實有些困頓,卻是拗不過唐詩語,張嘴打著哈欠不甘願地被唐詩語拖著走。經過玉泉院時,唐詩語頓住腳步,回頭瞧著方慕南懶散無神的樣子,道:“看你這副樣子,我很懷疑你待會兒登山時會忍不住犯困一頭從山上栽下去。好了,我們先去玉泉院逛逛吧,也讓你有時間多休息一會兒,免得你待會兒掉下山去做了鬼還埋怨我是故意害你。”
方慕南打著哈欠地咕噥道:“你本來就是故意的!”
唐詩語笑道:“對,我就是故意的,怎麼樣?”
方慕南嘆道:“所以說了,‘最毒婦人心’。此話誠不欺我!”
唐詩語嘴角翹了翹,沒做理會。
玉泉院為登臨華山的門戶,歷來登華山的遊客多先在此歇腳,隨後出發登山。本來唐詩語是打算遊了華山下來,看情況的話再行順便遊覽下玉泉院與稍遠的西嶽廟,卻是為了方慕南而改變了計劃。
玉泉院建於北宋皇佑年間,是道士賈得升為其師陳摶所建造的,也有說是時陳摶老祖本人所建。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參天,院內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傳唐玄宗之妹金仙公主在華山修道時,在鎮嶽宮玉井中汲水洗頭,不慎將玉簪掉入水中,卻在返回玉泉院後,用泉水洗手時無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與玉井相通,於是賜名為玉泉,玉泉院也是因此得名。
玉泉院的風格採用的是江南園林式建築,以水池為中心,周圍配上亭、臺、樓、閣等,給人以小見大的印象。其充分利用了優美的自然環境,精心設計,巧妙構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為一體,整個佈局十分嚴整。院內巨石盤陀,流水瀠回,老樹虯蟠,綠廕庇日;更有長廓回區,碑石題記,雕樑畫棟,亭榭相望。實乃佳境聖景,讓人心曠神怡,煩慮盡消。康有為曾寫詩讚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長廊回醫樹無憂。泉水嶽色可忘出,讓與希夷睡萬秋。”
其中“希夷”所指便是陳摶老祖,名稱來源於宋太宗曾賜陳摶“希夷先生”的稱號。玉泉院內建有希夷祠,分前、後兩殿。前殿左側是“華山全圖碑”,右側是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第一山”石碑。後殿有陳摶塑像。並有陳摶親手所構建的一座山蓀亭,建於一塊大石之上,相傳陳摶常在此觀賞山景,著書立說。
山蓀亭下面,有一棵曲屈虯蟠、老態龍鍾的古樹,傳為陳摶手植。因無人修剪,願怎麼長就怎麼長,無憂無慮,所以長成今天之形狀。雖已有千餘年,但仍顯得朴茂挺健,生意盎然。唐詩語見這樹前有遊人照相留影,也拉了方慕南一起合影留念。
山蓀亭的西邊,有一石洞,是皇佑年間賈得升親手開鑿,洞內有陳摶睡像一尊。據說此像很神奇,有人如果身體哪個部位痛,就用手摸睡像的哪個部位,摸後便不會再痛。
這一系列關於“希夷先生”陳摶的建築、景點遊覽下來,讓方慕南對這位傳說中的“睡仙”大起知己之感,並立即引為偶像。對於陳摶,他其實以前瞭解不多,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