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據傳,伍子胥還曾是十大名劍中龍淵劍的其中一任主人。而十大名劍中的另一劍魚腸亦與伍子胥有關,專諸刺王僚時所用之劍便是十大名劍中被稱為勇絕之劍的魚腸。

除了以上身份外,方慕南知道,伍子胥還是一位兵家的修士,是兵家大聖。福壽洞天中,陳摶所留下來的許多典籍中,亦有專門介紹歷代修士中的大成就者。其中春秋篇中,便列有伍子胥的名字,並且對伍子胥評價頗高。伍子胥亦著有兵書戰策《伍子胥》十篇並圖一卷,但不幸失傳。

兵家亦同儒家一樣,修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長生與超脫,而就是為了彪炳青史的功業,為了名動天下,萬古流芳。在這一方面,兵家與儒家的目的是相同的,且同樣是修的入世法,只不過一文一武,最大的追求亦是“平天下”。

這文武二家,目的雖非求長生,但亦有長生之手段。他們修行有大成就者,亦能轉世投胎而靈識不滅。最高的成就是名顯萬世,永遠活在人心中。

永遠活在人心中,這並不是一種比喻與形容,而是真的活在人心中,活在知他們名與事者的念頭中。只要有人知他們的名與事,他們便永遠英魂不滅。這種手段,也是一種願力的凝結與運用,在眾生的信念中重生。

這種長生,是一種低層次的長生,也不是真正的長生。如果世界毀滅,所有的人都死亡,他們留下來的名與事、傳承全部被摧毀殆盡,他們也一樣不能倖免,要滅亡。但道家的長生卻不同,道家的最高修行境界是煉神還虛,這個虛就是無,是沒有。道家認為萬事萬物都會最終毀滅,但唯有虛不滅,也不會被毀滅,因為虛就是無,本來就沒有的,要如何去毀滅。

道家認為,一切都是從虛無中誕生,所以他們的最終修煉也要還於虛無。煉神還虛,便是把元神還於虛無,烙印虛空。如此就能永生不滅,哪怕世界毀滅,宇廟崩塌,他們也照樣能夠再從虛無中誕生。

儒、兵二家這類修入世法的,是要把自己的存在痕跡留於史中,烙印在人心中。他們的名越大,知道他們的人越多,他們就越加能夠長生。而道家是要把自己的存在痕跡烙印於天地、宇宙、虛空,無所不在,永生不滅。

而佛家卻是兼修出世與入世,作兩手準備,雙保險。既要元神烙印虛空,亦要讓自己的名烙印於眾生心中。他們還會開創自己的世界,如果世界毀滅,那就再創一個世界;如果宇宙毀滅,就再創一個宇宙。

方慕南由伍子胥而聯想到了這許多,這都是各家的修行之道,福壽洞天中陳摶所留下的一些典籍中就有關於這些的記載。但這些都是理論,沒有實際的各家修行法門是做不到的。不是隨便一個人名動天下後,都能夠在死後於眾生的信念中重生,然後英魂不滅的。所以歷史上出名的人不少,但能夠英魂重生不滅的卻不多。

儒家之士除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還要著書立說、立言傳世,這些都是為了名,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儒家對名是很看重的,生前要有名望,死後也要留名於世。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為什麼那麼多讀書人甘願赴死、慷慨就義,除了忠、孝、仁、義這些大節外,就是為了那一個身後名。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的這一句詞可謂寫照。“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這一句詩更是道盡了其中三昧。

兵家在這方面亦不遑多讓,自古有多少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的將士。不過兵家在這方面,卻有些不顧好惡,所以亦有如白起者,一戰坑殺降兵四十萬,立時惡名滿天下,威名震四方,縱貫千古,亦難有再出其右者。殺神之名,震爍古今。

但戰爭本就無仁義好壞之分,純粹的軍事家只論戰,不會論什麼善惡、仁義。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也能夠無所不用其極。正所謂,“兵者,詭道也。”白起無疑就是這樣一個純粹的軍事家,是一臺不講情感的戰爭機器。他只求勝利,併力求最大的擴大戰果。

伍子胥亦是這般,他在歷史上雖然名聲很大,但卻是譭譽參半。他本是楚國人,卻最後帶吳國之兵攻破了自己的祖國,而且為了報仇,還將已死的楚平王從墳裡挖出來鞭屍。

但不論伍子胥名聲究竟如何,他最後卻是成功了,英魂不滅。這在方慕南看過的那本介紹歷代大成就修士的書中有載,書中皆有記載每人最後的成就如何,而白起這尊殺神也同樣成功了。

當然,講仁義、識善惡的將軍也是好將軍。不過這種兵家之士,就要近儒家了。其實儒兵二家的目的、追求、手段等方面,許多都相同,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