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殺人事件》,但此說並不正確。像是《再見天使》、《夏天apocailpse》中的推理趨勢,以及其特殊敘述風格,都讓讀者印象十分深刻,也可謂推理傑作先驅。
因此能夠順利完成這部《恐怖的人狼城》,我的內心充滿了感謝,尤其是對我多方照顧的島田莊司和笠井潔(以身為推理小說讀者身份,對兩位抱著“謝謝你們總是創作那麼棒的作品”的滿滿謝意),致上最大謝意與敬意。
3
關於創作《恐怖的人狼城》的幾項構思,列舉如下。
◎基本上,以雙胞胎般,將內容——包含頁數——分為“德國篇”與“法國篇”(包含好幾個事件)。
◎不論是先閱讀“德國篇”,還是先閱讀“法國篇”都可以。
◎是依單邊事件作為另一邊事件所欠缺的情報而設定。
◎“德國篇”與“法國篇”雖是分開事件,但終究是一體的故事。
雖然本格推理小說通常會在結局前插入“向讀者挑戰”的篇章,但其實對大多數讀者而言,並不會因為這些文字而主動推理,因為想早點知道結局,難免會快速翻閱過。我這次採分冊書寫,是為了替合理的結局埋下伏筆。因此一舉推出“德國篇”與“法國篇”,讓讀者有更充分的推理時間,希望各位務必思考。
以上幾點可以說都有達成。不過因為“德國篇”與“法國篇”情節十分相似,同樣事件持續著,自然也會考量讀者有沒有耐心讀完全篇,因此在情節鋪陳上多少有些差異。我最初設定兩邊的犧牲者人數一樣,不過“法國篇”因一些必要情節而將內容拉長,因而才減少人數。
寫完“德國篇”時,不論書封還是書腰,都刻意標上“這本書並沒有解謎”這般字眼。通常推理小說一定都會解謎,所以我想若前半段像魔術般虛幻,又不解開的話又會如何?這對讀者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新鮮的刺激嗎?
當然光是丟擲不解決的字眼是不行的,畢竟這是長篇作品,如何能夠通篇保有吸引力,可說是作家的冒險。
關於此點,只有一件事令我有些遺憾。在某推理迷會志中,有人曾故意這麼說:“因為這作品的謎完全無解,這點讀者需注意。”一般讀者會有如此感想,我能夠理解(付錢買書後,居然謎團未解,多少都會抱怨吧!),但自詡為推理迷的人,居然沒注意到我這番特別設計,著實讓我深感悲傷(難道推理迷的水準降低了嗎?還是我太高估他們的能力呢?)
分冊推出的結果能夠讓作者在結尾前提示讀者,發揮一下自我推理能力。最好的方式就像某網站上的推理小說專欄,特地設計所謂的“人狼城:直擊真相會議室”。在此會議室中,在“法國篇”與“偵探篇”推出後就各自設定了兩次討論室,每次參與的盛況都超乎想像,許多讀者交換各種推理與意見。對我而言,心願能夠具體實現,真的非常高興,也是對我日後創作的寶貴意見。
4
事實上,花了相當時間書寫《恐怖的人狼城》的每一部,也產生了幾個弊病。其一是寫完時,無法全部檢證一次,因此難免會產生些細部矛盾和差池。
其二則是從開始書寫到完成這段長時間內,難免會擔心這部作品的部分構想被其他作家捷足先登或發表。
我就具體說明好了。
最初的困惑是“完結篇”一開始,蘭子以卡巴拉知識為基礎,指出人狼城殺人事件與古猶太教徒有著密切關聯。為了讓蘭子能推展此推理,像是門牌的無解文字等,從書寫“德國篇”時開始,我就在故事中預先埋下幾條線索(事實上,為了吸引讀者注意,我在《奇蹟島的不可思議》這部作品中,也曾刻意在門牌上故弄玄虛一番)。“德國篇”出版後,京極夏彥也推出其傑作《絡新婦之理》,沒想到書中竟然和我這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大為驚訝,也感到非常氣餒。雖說純屬偶然,但之後就無法再以同樣的手法鋪陳,對我而言無疑是種煎熬,一直懊悔如果早點完成《恐怖的人狼城》就好了。
因此開始書寫“法國篇”時,便考慮是否要完全捨去這部分的開展與推理。但畢竟和真兇的真面目與本性有關,實在很難完全去除(不過儘可能將範圍縮小,也許讀者在看“完結篇”時會對這部分咬牙切齒)。
以前曾和京極先生提及過,我們(新本格推理作家們)都是在挖掘同一處礦脈,誰先挖到金礦,誰便是幸運兒。這次雖然是我先動手挖掘,卻是京極先生先挖到金塊(不過,就算說出自己是什麼時候想到這點子,也無法證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