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正日同志決心在今天舉行大群眾示威,實在英明,果斷。
“金正日同志預知天機,才決定舉行慶典。”
湖變海
1967年7月下旬,正值三伏天氣,一個非常悶熱的大晌午,親愛的領導者金正日同志在東海岸一個淡水湖——長淵湖畔踱著步。幹部們懷著歉疚的心情跟在後面,不時地回答金正日同志的問話。
金正日同志在對咸鏡南道地區進行現場指導的途中,來到這裡。幹部們對他在這炎熱的夏天不辭辛苦來訪此地,不禁感激,只因為沒有什麼可以讓他高興的事,心裡甚覺不安。
金正日同志一一瞭解了位於廣闊的東海濱和景緻優美的長淵湖畔的這個水產合作社社員們的生活情況,看來他們未能很好地利用這裡的自然資源,生活還有些困難。為此,他深思起來。
水產合作社的幹部們具體地向他彙報了這裡的情況。
“這裡前海波高浪猛,船無法攏岸,加上大浪湧來會把漁網打散,浮子被衝到岸上去,所以很難搞小漁業或淺海養殖業。
“長淵湖是淡水湖,因此不能養殖海藻類,可是,有時鹹海水從淺灘湧進來,弄得連淡水魚也養不成。
“就因為是這樣,人們把這湖叫做‘畫中之餅’。”
“‘畫中之餅’”
金正日同志低聲重複了這句話。
幹部們都低著頭跟在他後面,好像那變化無常的自然現象也都是他們的過錯似的。
金正日同志解開領釦,好像心裡發悶,站在湖畔沙灘上,朝大海望一會兒,又朝湖這邊望一會兒。
經長久的歲月,由於變幻無常的自然現象造成了這樣壞的自然環境,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只好順應這種環境。金正日同志對他們的這種處境甚感憐憫,久久地站在那裡。他問道,有時海水湧進湖裡來,那麼說,湖和海是相接的,那個淺灘的位置在哪裡?
幹部們帶路,陪著金正日同志走到淺灘。原來,這個淺灘是一個狹窄的水溝,只能透過一隻搖櫓的小船。
金正日同志站在沙丘上好久,仔細檢視,好像在估量淺灘有多長,淺灘和湖水有多深。
他沉思的眼睛中忽然閃現了亮光。
金正日同志滿懷信心地說:
“要把長淵湖的淺灘挖得深深的,那麼就能使大船進進出出,那些海魚也會大量遊進湖裡來。”
他接著說,把淺灘挖開後,要牢牢地砌築防波堤,免得淺灘被波濤埋沒,還要搞好疏浚。
他說,能給這裡的水產合作社帶來轉機的重要關鍵就是這個淺灘。說完,他豪放地笑起來。
幹部們感到眼前豁然開朗。
如果把又淺又狹窄的淺灘闢成運河,使海和湖疏通起來,那麼海水會流入湖裡,隨之大量海魚會遊進湖裡,再說,湖裡不起大浪,可以開設漁港,這樣好處可大得很。
長淵湖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湖畔生長的人祖祖輩輩恨這裡的自然環境太壞,可沒想到如何去改變它;曾有不少人下來幫助這裡改變面貌,卻沒有一個人想出這種辦法,而金正日同志以高瞻遠矚的睿智,一下子就抓住瞭解決問題的關鍵。
他向由於興奮而心潮起伏的幹部們意味深長地問道:
“怎麼樣啊?”
剛才還很憂鬱地向他介紹這裡情況的那位幹部,高興得像小孩子似地回答說:
“如果做到那樣,長淵湖就會變成海,一切問題會迎刃而解。我們要按照您的意見大搞工程。這一下,長淵湖再不是‘畫中之餅’,而是‘飯桌上的糕’了啊!”
金正日同志對那位興高采烈的幹部微笑著。那是將給這裡的湖和海帶來變革的歷史的微笑啊!
後來,金正日同志給這裡派送了長淵湖淺灘疏浚工程和築堤工程所需的勞力、裝置和材料。
淺灘變得又寬又深,出現了防波堤。長淵湖畔修成了不怕任何海嘯的漁港,寬廣的長淵湖變成了富饒的漁場,很好的海藻養殖場。
噴水裝置
1975年10月24日,親愛的領導者金正日同志直到深夜還在一一審閱萬壽臺藝術劇場的設計圖。他突然問,噴水池為什麼設計得這樣小。
設計人員回答說,那是考慮到劇場建築的規模和佔地面積有限的情況設計的。
於是,金正日同志環視了一下黨中央委員會主管部門幹部後,問他們的意見是否和這一樣。
他們覺察到噴水池的設計不合金正日同志的意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