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革命戰士就永遠跟著黨走,我們的黨就戰無不勝!
從當天的早晨直到半夜,親愛的金正日同志竟打來了11次電話,第二天清早起又接連打來6次電話,瞭解病情,採取了可能採取的一切措施。
由於他傾注一切熱情的關照,給徘徊於死亡線上的病人總算延長了瞬息的生命。
吳白龍同志昏迷不醒的第三天,4月6日,親愛的金正日同志在百忙中又親自給醫院打了幾次電話,併為使病人復甦,嘔心瀝血。這時他接到由醫院打來的吳白龍同志的病情稍有好轉的報告。
他非常高興,立即把情況報告主席後,便來到了醫院,那是將近夜裡11點的時候。
到了醫院,親愛的金正日同志徑直來到病房,悄悄地坐在吳白龍同志的床邊,握住仍在昏迷狀態的病人的手,用低啞的聲音說:
“吳白龍同志!我來了。”
但病人毫無反應。
親愛的金正日同志親手診診病人的脈搏,摩摩手腳。然後把耳朵貼在病人的心口上靜聽心臟的跳動聲。
手腳變涼,只能勉強感覺到脈搏微微跳動。
親愛的金正日同志心痛欲裂,他反覆地大聲呼叫病人的名字:
“吳白龍同志!你絕不能死啊。你聽見了我的話嗎?”
老戰士的女兒一直噙著眼淚抑制著自己,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把臉投到父親的懷裡焦急地喊道:
“爸爸!你為什麼不應聲啊,你睜開眼睛看看,就是一刻也好,看看是誰來啦親愛的金正日同志來啦!”
“親愛的金正日同志來啦!”這句喊聲給昏迷的病人注入了超人的力量,病人鼓起了最後的氣力,突然睜開了眼睛。
吳白龍同志振起精神掙扎著,好像認出了在他面前的親愛的領導者金正日同志,他的眼裡浸出淚珠。
他掙扎著要起來,但這一切都不過是一瞬間,老戰士閉上了眼睛。這就是他對親愛的金正日同志的最後的問候,從此永訣了。
4月7日,親愛的金正日同志同黨和國家的領導幹部一起來到安放靈柩的棲獐俱樂部弔唁。
場內奏起了悲壯的哀樂,金正日同志走到吳白龍同志靈前致哀之後,久久地望著死者的面容。
他抑制不住悲痛,一再把手絹拿到眼角去。
過了一陣,他到了休息室仍禁不住痛惜之情,說:
“怎麼這樣突然地離去了呢。”
然後,又一次把手絹拿到眼角去,用嘶啞的聲音接著說:
“要是因長期患病離開了我們身邊,也許不會這樣心痛啊。”
瞬間,在場的抗日大戰時期的革命戰友們和遺屬們遏止不住湧出的眼淚,痛哭流涕,就像水渠決了口一樣。
親愛的金正日同志安慰遺屬們不要太傷心,他說:
“我們心裡這樣難過,我們領袖該多麼悲痛啊?
“我們採取了能夠採取的一切措施,恐怕還是沒盡到誠意吧。”
遺屬們聽他這麼說,不知如何是好。
“不是,不是那樣。親愛的金正日同志,您賜予的恩情是無可比擬的,您的關懷是無微不至的。”
他握著哽咽著說這番話的死者兒子的手有力地說:
“不要太傷心啦。失去勇氣是不行的。只要依靠領袖和黨活下去就行。今後如遇難事,不管什麼時候都來找我好了。
“父親是無限忠於領袖的優秀的革命家。要接父親的班忠於黨和革命。”
親愛的金正日同志給予吳白龍同志父子兩代的恩情,是如此深厚、宏大無邊。
最光輝的面容
1984年6月21日,親愛的領導者金正日同志來到正在擴建的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園建設工地。
他從烈士陵園入口起一面作有關建立紀念碑的教導,一面拾級而上。
當時,有一批萬壽臺創作社的創作人員做好一切準備殷切地等候著他的到來。
他們曾幾次更換原材料,極力探索革命烈士半身塑像用什麼材料最適宜,今天要借拜見他的機會,向他請教。
過一會兒,金正日同志來到教育場區,熱情地向創作人員還禮,走到半身像模型前面。
他在用人造大理石雕塑的半身像面前止步。
用大理石粉和膠粘劑塑造的人造大理石像都具有石質感,而顏色則有呈白色、米色、銅色三種。
他細心察看半身像模型,問人造大理石是否會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