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東西。。。。。。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將領們才明白為什麼淺水清要自甘受縛。
古往今來,國家事務,從來都需要大義名分。
即使碧空晴在威脅諸軍團將官時直白地說自己要造反,也只能是對那些高階將領們說說而已。
面對天風帝國的戰士,不可能用蒼瀾有可能會害他們而做造反的藉口。莫須有的罪名,只能由上而下實施,由下至上,說你可能會殺我,我就要造反,這是行不通的。
至於說蒼瀾殺父篡位一事,其實並不合適公開,更不適合用來作為對蒼瀾的指控。不說這種事本身就缺乏證據,就算有證據又如何?人們總是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要比關心他人更多,蒼瀾如何上位的並不重要,重要的他上位後會做些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
老百姓有時也是很短視的。只要日子還過得下去,誰也不願意冒殺頭的風險去支援反叛者。
天風帝國雖歷經百年,但五任皇帝都尚算英明,治下有道,國力雄厚。老百姓過得安康,自然感恩戴德,輕易不會願意造反,天風軍士兵雖然崇拜淺水清,但要為了淺水清而做逆反之事,同樣需要一個心理適應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新君繼位,主帥立刻造反,就算他威望再高,由於師出無名,也必定不能讓所有士兵和百姓信服,而且還會激發國內忠君保守派的強烈反彈。就算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獲得勝利,也必定大傷國內元氣,這絕對不利於日後的統治。曾經的燕王朱棣在奪權成功時,曾面臨無數次地方反抗,被迫征戰四方,便是最好的先例,這還是他皇子的待遇,更何況淺水清根本不是蒼家後人,只能算是駙馬。
淺水清熟讀歷史,太知道血統問題在舊世統治中的重要性,如果僅憑自己的威信和強大的軍力,他要奪得國家不難,但在缺乏大義名分情況下進行的奪權,若想日後統治順風順水,卻幾乎是不可能的。歷史上凡是權臣篡逆者,幾乎每一個都遭遇過這種情況。王莽,武則天,朱棣,哪個不是如此?淺水清若步其後塵,結果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