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 (第2/4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長江到兩淮區域去管理。京湖置制司交給了原廣西經略安撫使李曾伯。李曾伯,字長孺,號可齋,祖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在宋史中人們一般把他定義為詞人,因為他的詞寫得的確卓然大家。
實際上他是位出色的建築師。
李曾伯上任,開始大力修整工事。經三萬將士歷時數月,原本戰毀多處的襄陽、樊城各自成為周長九里、四里半的軍事要塞,盡復岳飛以來的宏偉舊觀。
來日國難,襄陽籬藩,曾為趙宋抵擋了多少年的蒙古兵火。這份功勞,自李曾伯始。
第十八章 雲南桃源
時間進入公元1251年前後,宋朝人在忙於建築之餘,忽然間發現邊境那一邊,蒙古人似乎也在忙著砌牆,很多的城池要塞拔地而起。
西起四川,東至淮東,在南宋的全部邊境線上,遍佈蒙古人的軍城。
蒙古軍修築的著名要塞,在蜀川有沔州城、利州城、成都城,在京襄有光化城、毗陽城、棗陽城,在兩淮有亳州城、海州城。
屯田的力度更大,地廣人稀的河南大地上重新出現了莊稼。這遠遠大於南宋京湖一地的屯田面積。對此南宋並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是儘量添亂。比如利州城,南宋四川守將全力以赴不停騷擾,讓蒙古人建了整整五年才把這座城蓋起來。
可畢竟它還是蓋起來了。
宋、蒙新一輪的戰爭隨即爆發。蒙古軍在所有蓋了軍城的地方展開攻擊,也就是四川、京湖、兩淮全被波及,結果灰頭土臉,半點好處也沒撈著。尤其是在嘉定、揚州、襄陽三大要塞,堪稱損兵折將。蒙古人痛定思痛,覺得住了幾千年的帳篷,突然學著漢人蓋城,實在是顛三倒四。
蒙古人集體思考,準確地說,是蒙古新大汗用心思考,怎樣征服南宋呢?是的,這時蒙古已經有了新的主人,他就是孛兒只斤·蒙哥。蒙哥是拖雷系的長子,參加過長子西征,功勳卓著。貴由死了之後,窩闊臺的老婆、貴由的老婆,加上窩闊臺指定的繼承人——年幼的失烈門的媽媽,三個女人爭先恐後地添亂,終於把全體蒙古人都惹火了。
長子中的長子拔都提議,重新召開選舉大會,這次不在和林老家,而是到欽察草原來,在他的監督之下,由他保證公正。
三個女人都怒了,蒙古人要重視誓言,上次發誓說蒙古大汗永遠產生於窩闊臺一系,什麼時候輪到朮赤系的人說三道四了?!
孛兒只斤·拔都用事實教會她們什麼才是蒙古人。他在中亞地區設帳,窩闊臺系、察合臺系很多人沒來,他照樣選出了新一任蒙古大汗,與他交厚的蒙哥。
女人們在和林反對。
拔都冷笑,他派重兵送蒙哥回和林,同時集結大軍在中亞邊緣,隨時會進入窩闊臺一系的領地。在這種壓力下,蒙哥終於成功登頂。
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察合臺從小敵視欺侮長兄,窩闊臺害死幼弟,這兩人禍及子孫,從此蒙古帝國的君主之位再沒有他們的份兒。
在歷史的綜合評價裡,蒙哥得到的四個字是“剛明雄毅”。仔細想,好像都不是什麼好詞。剛,此人上位之後殺盡所有禍根,比如窩闊臺系的三個女人;明,相對而言吧,比貴由之流要強一些;雄,指他迅速恢復了向外擴張,很有蒙古人作風;毅,這個可真不好說,根據後邊的事態發展,很可能是讚美他做事一根筋,頭腦不是一般的硬。
一根筋的證據還有一個,就是他認真地思考怎樣征服南宋,費了很大的勁,想出的辦法毫無新意。看名詞,叫“斡腹”,是迂迴穿插腹地的意思,搞得像很尖端的新戰術,其實和成吉思汗滅金的計劃如出一轍。當年正面進攻金國沒辦法,只好借道南宋抄金國後路。現在正面進攻南宋沒辦法,蒙古人把主意打到了雲南大理國的頭上。
終於要說一下大理國了。
之所以一直都不提它,是因為它對南宋無害,對吐蕃無害,對西夏無害,對金國無害,對蒙古無害,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消除自己的存在感,不讓任何人覺得不舒服。
如此紛亂的亂世,或者百年和平的盛世,誰去理會它呀。
大理國區域的政體說起來要從南詔論起。南詔,是以烏蠻為主體建立的西南民族政權,立國一百六十五年。在唐天覆二年(公元902年)被權臣鄭買嗣取代,改國號叫“大長和”。傳了三代之後,被東川節度使楊幹貞推翻。當時天下大亂,進入五代十國,楊幹貞覺得自己出頭不保險,於是把白蠻(白族的祖先)大姓趙善政推到前臺,建立“大天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