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3/4頁)
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自從晴淵號進入了海洋之後,海洋之中那大量無人開採的豐富資源,就讓徐臨淵就越發的感覺到了晴淵號目前的倉儲系統的不足。
像海洋之中,礦物資源那麼多,採都採不完,但每次礦物資源晴淵號的上限只能達到15000噸,生物資源也只有13000噸,這根本就滿足不了晴淵號的開採量。
如果晴淵號的兩個採集臂與十四名採集機器人同時工作,每天以24小時來算的話,一天可採集的礦物資源就可達8萬噸,所以就造成了目前晴淵號的倉儲容量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採集進度。
就對這個問題,徐臨淵曾經向中央智慧系統進行過諮詢,而系統給予的解釋是,在三十八世紀,基地產品是屬於開發型加採集型的一種資源輔助工具,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他的倉儲容量都是按高等級與規格的稀有戰略資源來定位的,而不是那些普通等級的常見性資源。
就好比徐臨淵上次在川省發現的那龍眼奇yu,這是屬於a級資源,就是一種高等級的戰略資源,比較稀少,晴淵號上的倉儲容量,都是按這一類c級以上規格來設定的的容儲空間,根據資源等級劃分,這遠遠足夠了。器:無廣告、全文字、更
但要採集像鐵礦等這一類資源儲量最大的g級以下的資源,以晴淵號的倉儲空間是遠遠不夠的。
可是,當前是二十一世紀,可不是三十八世紀,那些稀有的資源徐臨淵目前並沒有發現採集到多少,而且就算採集到這些,也只能應用到晴淵號的升級應用之上,要用於當前時代的商業化與軍事化之上,這就太過於超前了。
本來晴淵號上的科技如今徐臨淵只是應用了一些甚至連皮máo都算不上的技術,就已經是世界領先了,他可不想太過驚世駭俗,將自己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地步。
這不是說徐臨淵害怕什麼,顧忌太多,有晴淵號,他無所畏懼。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因為這完全脫離了當前時代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規律,以當前人類的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是很難以適應的,而且這這些科技,也根本經不住世人們的質疑,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覺得太累了,這跟他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了。
人類發展,要在相應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以及發展規律相適應的情況下,才會逐步進步的,這是一個哲學上的問題,太過深奧,但是徐臨淵若是不順應當前人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發展,從而突然使這個規律脫節,打破了這種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基本規律的話,那後果可想而知,這不是他想要的。
扯遠了,言歸正傳。
對於晴淵號目前探測的那些資源點,目前都只是在中國海域內的資源,徐臨淵也只是將他們記錄了下來,並沒有進行採集。
既然到了海洋之中,他當初的目標並沒有變,就是打算要到其它各國周邊去轉幾圈,採集他們的資源回來。
所以現在就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眼看著那大量的資源等著他去採集,但限於晴淵號的倉儲量,卻無法將這大量的資源帶回來,這就悲摧了。
不可能每次在晴淵號採集滿了以後,晴淵號就要回來一次解除安裝了再去,這樣完全就是làng費資源與能量,而且一來一回,太過於làng費時間與ji情。
就算是全部轉化為能量,或者是經過元素提取等cào作,等倉儲與能量全滿了,那資源的量還是十分的巨大,以晴淵號的資源倉儲,是根本運不回來的。
所以經過這一系列的思考,徐臨淵就萌生了一個瘋狂的想法,那就是在隱蔽的海底深處的一些海溝之中,建立一個臨時的中轉倉儲基地,再加上用晴淵號上的高科技水平來進行掩飾遮蔽偽裝,根本就不會有人能夠發現這些秘密的海底資源倉庫。
在海底建立資源倉庫,這讓其它人聽起來,可能覺得會太過於荒誕不經,但是對於晴淵號來說,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將晴淵號的高科技技術發揮應用在無人能夠探測發現到的海底,在海底建立他龐大的資源帝國的後勤基地,這或許正是可以有效發揮利用晴淵號上的科技力量的最佳手段。
所以在這個念頭萌生出來以後,徐臨淵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這個瘋狂的海底工程計劃。
不過考慮到要建立的海底資源基地倉庫的位置,還是要慎重考慮選擇在什麼地方最為合適。
目前徐臨淵透過對海洋版圖的對比,他大概選定了八個點,一個在東海與南海,毗鄰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位置,第二個在阿拉伯海,可以接印度洋,第三個點在紐西蘭附近,輻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