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各地的春播情況。
反正去年她都把春播要種的東西,還有這些種植方法都傳了下去了,如今只要看看結果就成了。
好在有了林家溝的先例,在加上朝廷封官,羅素如今在農人心中的形象又神秘又高大,聽說是羅素親自派來的府差,百姓們都十分熱情,有些不懂的問題也圍著問。府差不懂得,就乾脆讓各村派出代表,跟著他們一起回到川州見羅素。
如此忙忙碌碌的一個月,稻種也下了田裡,麥子又要開始收割了。
這次收麥子可比林家溝上次收稻子要熱鬧多了。
因著羅素上次幫著林家溝種稻子,來了個大豐收,所以好些村子曾經派人來川州城裡向羅素學習種植技術。其中就包括種麥子,回去後,幾乎所有的村子都學瞭如何讓麥子增產的法子,雖然沒有羅素親自指點的那般好,不比比起曾經畝產一二石的產量,如今畝產達到了五石,這簡直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從四月開始,整個川州城都是金黃色的一片,包括蜀州的部分地區,也迎來了一次麥子大豐收。
比起上次只有林家溝一個地方的小動靜,這次是整個西南都有了動靜。
關於西南的訊息明著暗著的都像紙片一樣的傳往了北都城。
“你們看看,你們都給朕好好看看。當初朕封個司農官,一個個的就要撞柱,如今你們可還有何話所說?畝產五石的大麥,你們誰見過,誰見過的?!”
昭武帝一番底氣十足的質問,愣是讓之前還總是頗有怨言的文武大臣們都消了聲。
這天下什麼最貴,一是兵,二是糧!
陛下手裡兵,人家現在又給弄了糧食出來了,這就是立國之本。現在誰還敢在這個當頭和皇上唱反調的。
昭武帝心裡痛快極了。
“大司農,如今羅司農在西南做出了這般的成績,證明羅司農之前提倡的種植法是可行的,你可儘快派人去各地勘察土地,將種水稻種植法和大麥種植法推廣下去。”言畢話鋒一轉,“若是在此事上面有任何懈怠,朕決不輕饒!”
頭髮花白的劉大司農趕緊跪下應是。
想當初,反對羅素為司農官的呼聲裡,他是呼聲最高的。如今這一招,著實讓他這臉火辣辣的疼。
不過這他好歹也是吃過苦頭的,知道糧食就是天下老百姓的命根子。如今這羅司農有這等本事,他心中也沒有什麼不服的了。
活到這把年紀,才知道麥子和水稻還能這麼種,能有這麼高的產量,他這是真心服了。
羅素並不知道自己給昭武帝長臉增底氣了。此時她正在帶著人在山裡轉悠,準備找個大地方種植棉花。
本來她心裡還是一心一意的想把最基本的農作物一點點的傳遍天下,讓天下人先吃飽了再說。但是今歲過冬,川州百姓遇著趙辭這樣心繫老百姓的官員,都還是有凍死的情況,那其他各地就更不必說了。
自古以來,衣食住行都是百姓都要的。她之前只顧著糧食,倒是考慮的不周全了。索性如今川州老百姓也不用徵稅,這次光收的麥子就能吃個一年了,馬上夏天又要收稻子,到時候不愁吃的。不如早些把防寒的東西準備了,冬天的時候,讓各家各戶的,能穿上棉衣,蓋上棉被。
管了老百姓的吃,現在又要管老百姓的穿。
羅素光是想想,心裡就有一種任重而道遠的心情。
地方很快就找到了。不過開荒又是個大難題了。川州這邊的耕牛還不如當初毗陵縣的,當初趙家村雖然窮,可是好歹耕牛還是有幾頭的。川州這邊離著北都城遠,好些政策到了這邊也沒實行,再加上官員層層盤剝昭武帝定下的耕牛量,在這犁壓根就麼實現過。好些地方還是採用的最原始的人力耕地。
而且這裡的工具還特別的老舊。各村各戶的開荒任務一下去,估計也很難一時間就能做到。而且西南之前還鬧過民變,壯丁都少得可憐。
羅素回頭好好思量一番,索性耕牛暫時是不指望了,改良農具倒是首要任務。
回頭和趙辭提了這事情,趙辭便道,“就是你之前在趙家村讓人做的那種農具?”
“嗯,犁田的工具比需要好用,要不然費時費力,百姓也吃力。這些日子你也看了,那些村裡還是老弱幼子多一些,真的讓他們犁田犁地,也是有心無力。”之前她在趙家村看著老大爺耕地,心裡還覺得挺感慨的。現在來了西南之後,她這眼界倒是大開了。不止老大爺耕地,就連幾歲的男孩女孩都得跟著大人來田裡耕地,婆婆媳婦在前頭拉著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