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訊息之後,愣是感嘆不已。
這甘蔗還真是長成了,現在這會子都拿去換銀子了。
他雖然不懂這其中的生意經,卻也知道,這收入肯定不是一筆小小的銀子。
謝成楠知道,這趙家村原本也不是很富裕的,且那羅大丫嫁趙家的時候,趙家日子正是難過的事情。但是這才一年多的時間,整個趙家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特別是這個羅大丫的婆家,如今良田肥地可不少,都塊有百來畝地了。
這樣快的發展速度,讓謝成楠心裡起了一把火。他總覺得,趙家村就是一個契機,一個讓他謝成楠站在世人面前的契機。
藉著這新朝彭拜的機會,謝成楠又趕緊伏在案上,提筆開始寫了摺子。
他一定要將趙家村的事情上報朝廷。要讓朝廷重視起來,讓天下人都能像趙家村這樣過好日子。
***********
“天下以農為本。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如今朝廷那些大臣們,哪個不是叫囂著要統帥千軍萬馬去平定突厥和高句麗。誰又惦記著這天下百姓。一個個的不當家做主,不知道柴米油鹽的貴重。倒是文度你的那篇唯農論,讓本王豁然開朗。”
齊王笑著端著青花茶杯。
對面趙辭笑道,“往日裡微臣也不敢想,不瞞殿下,當初之所以做唯農論,實乃是因為家嫂啟發。”
“哦——你兄嫂?”
齊王倒是第一次聽到這般的論調。這樣一篇驚才絕豔的唯農論,竟然是因為一個鄉野婦人而來。
趙辭道,“家嫂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人。當初家嫂進入家門之初,家兄和家父都離世了。微臣身染重病,臥床不起。家中還有寡母和年幼弟妹,全賴著族人偶爾接濟度日。當初微臣全然不敢想,能有再進考場的一天,只想著能讓家裡的寡母和弟妹們吃上一口熱飯罷了。”
想起當初那些情形,趙辭心中忍不住感嘆。那時候若是沒有那個人,他只怕早就已經不在了。
齊王聞言,興趣更甚,“那和你兄嫂何干?”
趙辭微微一笑,眼中看著旁邊的窗外,思緒似飄遠了,“那時候家嫂拿出了身上僅有的十文錢買了糧食回來,讓家裡人吃了一頓飽飯。又在自家種了黑耳朵販與藥店,這才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有了餘錢之後,又在家裡種了水稻,在稻田裡面養魚。稻田豐收之後,家中再也不缺糧食了。微臣進京的時候,家中的麥子正要收割。家嫂是個十分大度的人,不止自家種了糧食,也帶著村裡人一起種。微臣是眼看著曾經整日裡勞累卻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族人們,一日比一日的變的有精神,有力氣。看著他們整日裡滿面笑容的下地,回來後便在祖祠前面的空地上聊著自家的收成。微臣當時正要進京,看著那些場面之後,心中十分震驚。所以殿試之時,才會突生靈感。”
趙辭只簡簡單單的敘述著村裡的變化歷程,齊王卻敏感的聽出了其中的重點之處,將手裡茶盞往桌上重重一放,“你是說,村裡的百姓種了稻子,還養了魚?還有你嫂子種了黑耳朵?”
他雖然沒有做過農事,卻也知道,如果只是少量的好處,趙辭嘴裡的那些族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變化。
也就是說,這其中定然有什麼他所不知道的東西。
果然,趙辭認真的點頭。“家嫂曾經救過一名遊方的神醫,這位神醫周遊列國,去過極南極北之地,為了報恩,所以教授家嫂農桑之事。家嫂起初也是不甚相信,只不過家中走投無路,只得抱著試試的想法,沒想到那老者所說的方法果然有用。家中的稻田畝產六七石,且還市一年兩熟。加上田地裡的魚,一年也有幾千斤。”
趙辭面不改色的將羅素之前編給趙家村的人聽的那套說辭給說了出來。只不過這套說辭從他嘴裡說出來,再加上他無比駑定的神態,倒是讓人忍不住信了七八分了。
齊王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他前些日子還聽大農官說,如今盛產的是粟米。每畝地也只有三石的產量而已。眼下聽著趙辭說最精細最難以種植的稻子,竟然能夠產六七石,只覺得像是聽一個神話一般,讓他驚喜又不大敢相信。
“既然如此,那毗陵縣的縣令為何不上報朝廷。這樣的好事,若是早些上報朝廷,可會造福多少百姓。”
“殿下,縣令的摺子經過層層稽核,能夠上達天聽的又有幾何。不說毗陵縣令,便是微臣親自去說,又有幾人相信?”
若不是親眼說見,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件事情。
所以入了朝廷之後,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