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3/4頁)
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媽那邊還不知道咱倆的事兒,我就這麼單獨把你帶去外婆家了,不合適,村裡人會說嘴的。”
林鄭娟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之前她沒想到這一層去:“大媽說的對,咱們就這麼辦。”
顧仲斌低頭洗臉,對是挺對的,就是吧,心裡憋屈,啥時候他和娟子才能不需要那麼遮遮掩掩的想幹嘛就幹嘛呢?
顧仲斌懷著這股鬱悶的心情吃過早餐,揹著揹簍跟在林鄭娟和鍾玉蘭的身後。
鍾玉蘭和林鄭娟像是有說不完的話,這一路爬過一座小山都沒見兩人停過嘴,顧仲斌在後面聽著都絕望了,想插。嘴跟她們說兩句話吧到最後發現自己一句都搭不上茬。
顧仲斌的心情已經不能用鬱悶來形容了,他鬱悴!
在這樣的打擊下,他們到了鍾家村。
鍾家村村子沒有來蒼村大,統共也就30戶人家,地理位置卻比來蒼村好多了,大路出門就是馬路。
林鄭娟他們到時才是早上十點鐘,鍾外婆家只有鍾外婆鍾外公兩個人在家,其他人都上山幹活去了。
外出當兵五年的外孫回來了,鍾外婆拉著顧仲斌的手就抹起了眼淚,她還記得林鄭娟,當年林鄭娟沒少跟著鍾玉蘭來鍾家村。在得知林鄭娟和顧仲斌談上朋友以後,鍾外婆連聲說好,拉著林鄭娟的手就不撒手了:“當年你和斌子到我家來啊,我就說,你遲早啊得是我們鍾家的外孫媳婦。”
林鄭娟紅著臉低頭裝害羞,鍾外婆知道年輕人臉皮薄,於是轉頭去和鍾玉蘭道:“小時候斌子多調皮啊,給個梯子能上房,給根繩子能下海的,偏偏誰的話都不聽,來家裡呆兩天煩的我頭髮都愁掉了兩把。後來娟子跟著來了以後啊斌子就變好了,娟子不讓他幹啥他就真的不去幹了,我當時就在想,這就是斌子的媳婦了,跑不掉的,看,我說的不錯吧?”
鍾玉蘭樂了,還真是那麼回事兒:“還是媽你看得明白。”鍾玉蘭奉承一句。
鍾外婆得意地哼了一聲:“那是,我走過的路比你吃的鹽都多,你啊,還是太年輕。”
林鄭娟和顧仲斌猛地低頭,肩頭聳動,憋笑憋到肚子疼。
鍾玉蘭臉色一僵,別人說她年輕,她能樂上天,她媽說她年輕,她咋就覺得那麼不對勁兒呢,眼看著鍾外婆就要回憶從前了,鍾玉蘭內心一個激靈,趕緊對在偷笑的林鄭娟和顧仲斌打發去後院和鍾外公砍竹子。
林鄭娟和顧仲斌被抓包了,齊齊咳嗽一聲,站起來就從院子東廂房穿過去,走到東廂房裡,林鄭娟她們還能聽到鍾外婆回憶鍾玉蘭小時候幹過的那些事兒,哪怕沒聽個全林鄭娟也能推測出鍾玉蘭小時候不是個省油的燈了。
以前她還覺得顧仲斌一點兒都不像顧家人呢,感情都像鍾玉蘭呢?
想到這裡,林鄭娟就更加好奇了,趁著還沒到後院,林鄭娟低聲問顧仲斌:“大媽怎麼和大伯走到一起的啊?”
“媒人介紹的,爸和媽一見面兩人就看對眼了,談了三年就結婚了。”當年法定結婚年齡晚,鍾玉蘭和顧冀中一到年齡就結婚了,第二年就生下了他哥顧伯軍。
這年頭不流行閃婚,誰家孩子閃婚了還會被人看不起,什麼未婚先孕之類都有,像顧冀中和鍾玉蘭這樣談朋友談個兩五年的多了去了,還有的人從相親到結婚整整走了十年之久呢,也因此,林鄭娟還在讀大學,顧仲斌還要上軍校這幾年時間,誰也沒感覺有什麼不對。
作者有話要說: 上篇文章寫的紅豆湯湯底是鹹的,煮紅豆不放糖它煮出來是淡的,紅豆和五花肉一起煮出來很好吃,再加點酸菜那就更加棒了。我最喜歡吃的是紅豆湯煮南瓜苗,簡直世間美味。
家裡想吃火炮辣椒又沒有的可以試試這個方法,炒鍋不放油不放鹽等鍋底水分蒸發以後將幹辣椒倒進去小火翻炒至變色,然後用蒜舀子搗碎,放香菜香蔥生抽鹽和點開水或者湯,雖然少了點菸火味兒,但是味道也比在外面買的辣椒麵味道要好多了。
我剛來北方吃不慣東西的時候想吃辣椒就是這麼弄的。
文中所說的鞋墊子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搜尋我的微博去看,我一會兒傳上去:雨落窗簾聲聲潛。
第50章 【第050章】
鍾家在後院種了一個小竹林; 鍾外公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篾匠; 靠著這門手藝; 他養大了三兒四女,後來大生產了,他就給隊裡編東西掙工分; 編多的剩下了就拿到鎮上賣; 他手藝好買的人多,誰家缺個啥都愛來找他買。
林鄭娟他們到的時候他正做在小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