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譚老爺子和譚老太太孫氏大怒,遂將自己的小兒子一家,也就是譚雲的父親,譚有昌一家分了出去。
譚雲大病一場,醒來之後,就是這個來自現代的譚雲了。
這幾天譚雲從安氏的嘴裡或多或少也知道了些分家之後的情況。
因為有村長還有其他長老在場,譚有昌一家雖說被分出來,倒也沒有虧著太多。
譚家一共有兩畝上等水田,四畝中等水田和七畝下等旱田。除了現在本家住的那院子之外,還有現在譚有昌所住的這間土坯房。牛有一隻,雞有八隻,肥豬兩頭。
再有就是些鍋鍋碗碗,勞動工具等等。
要說這譚有昌和安氏也算是很有孝心了,在分家的時候,他們主動要了下等的旱田,要了現在的這間土坯房,牛沒藥,要了兩隻雞。
因為要了房子,所以肥豬沒有算他們的份。
按照上中下等田地的價格,譚有昌家分到了四畝下等旱田。
雖說是四畝田,可這地裡出的收成卻不及那上等水田一畝地的產量。
譚雲原本想不明白父母為什麼會這麼要,可當她看到了今天的那兩個伯孃之後,她終於明白了,就算他們家要來了一畝上等水田,估計等秋收之後,收上來的收成也會被人搜刮。
倒不如選擇四畝下等旱田,不管怎麼說,旱田要是種蔬菜的話,怎麼也能種上兩茬。要是能賣點銀子出來,回頭再補貼家裡人吃的糧食,倒也餓不死他們幾個。
前世的譚雲雖說是個還沒來得及體驗大學生活的農業大學學生,可她對農業這一方面卻並不陌生。
這主要得感謝自己的親奶奶。
當年父母雙親去世之後,周圍也有不少的極品親戚惦記著父母留下來的遺產,紛紛表示要接譚雲回各自家。
可那時候住在農村的奶奶卻站了出來,說什麼也不用那些個親戚來照顧譚雲。
就這樣,譚雲從小就和奶奶生活在農村,一直到考高中才從農村搬到了城市裡面。
再加上平日裡奶奶要是遇到了什麼關於種地方面的難題,譚雲就會翻書幫奶奶找答案,這麼多年積攢下來,她還真是對農業有了不少的瞭解。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