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舜華點點頭:“太后既說其一,那麼其二呢?”
沈太后的眸光在殿中鼎爐上飄忽了一瞬,悠然道:“捷報上說前鋒大將蕭少卿智勇無雙,獨率水軍三萬敗十萬南蜀軍。少卿是皇族子嗣,這本是好事,可惜……”
可惜什麼,她未再說,言下之意耐人深思。
不等舜華斟酌清晰,沈太后話鋒已改道:“其實如此也好。既然荊州戰勝,便讓前方的人都回來吧。一來封賞,二來北朝迎嫁使臣將來鄴都,朝廷挾新勝之威接待,聲勢必然不同。三來,明妤出嫁,少卿正好可以趕回來送她阿姐北上。”
“太后的意思是讓小王爺做送嫁大臣?”
“皇族裡還能找出更合適的人選麼?”沈太后尖銳反問道,“太子少陵十二,另一皇子少宣才六歲,如此稚子怎能代表東朝北上送嫁?”
舜華聽到這裡,恍然明白過來方才“可惜”之後的餘音。
沈太后轉身步入佛堂,親自焚上香,展了衣裙跪下,將唸經前又問舜華:“文昭殿今日情況如何?”
“敬公公帶了訊息過來,說陛下已吃得下藥食。我也去看過,這幾日經阿憬那孩子的診治,陛下雖未醒,氣色已好了許多。”
沈太后不再言,閉上雙目,對著莊嚴的佛像恭敬叩頭:“求佛祖保佑我東朝永世昌盛。”
舜華合手行了佛禮,輕輕掩門退出。
.
捷報到朝的次日,鄴都城卻又出了件大事。垂垂老矣的尚書左僕射邱隆在此前一夜不知受了什麼意外而來的驚嚇,轟然病倒榻上。邱隆乃三朝元老,二十五年前,沈太后由玉妃晉封為後位有此人力鼎之勞,是以多年心腹,甚為看重。訊息一傳入宮中,沈太后當即命御醫前去診治。御醫到達邱府,見病臥榻上的老者目光散亂,口中胡話不斷,按其脈搏更是時有時無,於是黯然搖頭,給出個“但看天意,及早準備後事”的診斷。
噩耗從天而降,邱府諸人自是一番哭天搶地的哀慟,忙亂中,邱隆之子在父親的書房發現一封未曾上書的摺子,翻開一看,卻是邱隆請辭的折書。
原來父親早就有退隱的打算麼?邱隆之子閱罷嘆息,第二日便將折書遞上朝廷。
左僕射之位從此空置,沈太后暗中勘察當朝大臣的才能,卻遲遲沒有人選的決斷。諸臣觀望猜測之際,自是不料在承慶宮偏殿,沈太后是如此對舜華道:“哀家看沈伊可當得此位。”
舜華嚇了一跳:“伊兒?”
“正是,”沈太后望著她目光深刻,“你們夫婦是否也太過縱容他風流成性了?想我武康沈氏世代公卿,到伊兒這輩僅此一獨苗。哀家以為,你們夫婦也適時可以考慮,若再放任他如此下去,今後到黃泉見到祖宗們該如何交代。”
“太后,”舜華很是為難,硬著頭皮道,“沈伊從不碰觸政事,何況又這麼年輕,恐怕……難以擔當左僕射重位。”
“年輕?”沈太后冷笑,“不見得吧。世人不是有讚語說,大才槃槃商之君,江左獨步雲瀾辰,挾劍絕倫蕭少卿,盛德日新沈伊郎。北朝商之君與他年紀相差無二,不一樣貴為一朝國卿?雲憬將雲閣經營得富可壓國,手下能人輩出,風姿曠世。至於少卿,那更不必說,南蜀一戰揚名天下。這三人哀家看都是名副其實的棟樑之才,唯獨這沈伊……他是不是也該出來濟世為民,證明一下他江左名士領袖的榮光?”
似乎確實是這個道理,舜華在沈太后嚴厲的目光下啞口無言,只得道:“我會與他說此事。”
“甚好,”沈太后慢條斯理批奏摺書,“但不要讓哀家等太久。”
“是。”舜華暗自嘆息。
.
深宮之中,未受朝局動盪影響的人並不多,夭紹卻是其一。
這日午後,夭紹從文昭殿探望皇帝蕭禎回來,便一直坐在承慶宮後梅林深處的涼亭裡學著刺繡。宮中繡技最高超的女官在一旁耐心指點,教導兩個時辰後,看到夭紹針下繡出的圖案,女官起初的熱情早被一盆盆冷水澆得不剩分毫。
黃昏之下,夭紹臉頰憋得發紅,默默無語。女官亦不忍指責,更不忍再睹錦帕上的繡紋,看了看天色道:“時候不早,郡主學了這麼久也該累了,奴婢先告退。”
“好吧,”夭紹撫摸傷痕累累的手指,羞慚道,“今日讓姑姑費神了。”
女官道:“不會,剛學都是這樣。明日奴婢再來陪郡主練習。”
夭紹微笑頷首,女官斂袖一禮,轉身離開。
此時已近暮,萬碧成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