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看到這裡,不由轉過頭去看何田家的老木屋,果然,在圓木牆上用石灰畫出了一個長方塊,就是要在那裡開門了。格子的東面,新木屋的牆體,也要留一個門。至於格子的北面的門,則通向一個畫著火焰標誌的小方塊。
“這是什麼?”薩沙指著小火焰標誌問。他幫村民建了不少夯土房子,羊圈窩棚,但是這樣的模型,還真沒見過。
“是火灶。”易弦回答。
這下三保和熊男也納悶了,“怎麼火灶放在屋子外面啊?”“原來木屋裡不是有了個灶麼?”
易弦拿出一個皮面的本子,開啟,裡面是他畫的各種圖紙,他翻開地暖屋子的剖面圖解釋,“這個灶是用來燒地暖的。”
一群人看了圖,面面相覷,一面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要是建好了,屋子很暖和,一面又實在沒把握,能建成麼?他們連聽說都沒聽說過,現在要建?
不過,很快大家又恢復了信心,易弦說的這一切,他全都做成了木雕小模型,包括他們現在所坐的小草棚子,都在木板上了,他把木屋的房頂拆開,裡面有樓層,龍骨,房梁,隔斷牆,樓梯,全都拆掉後,地板也能開啟,原來木板這一塊掏空了,鑲嵌著小木片做的模型,所謂的地暖是個摺尺形的煙道,下面挖成一個有傾斜角度的通道,和木屋外的灶連著,燒起火,熱氣就會順著地道到達煙道,把整個房子的地板暖熱。
到這兒,還不是最讓人驚訝的部分。
熊男自己建過木屋,看到易弦做的模型和圖紙,就發愁了,“大兄弟,你這方案不錯,可是,今年恐怕沒法完工啊。還有,剛才我們幫薩沙卸木材的時候,我看了下,你們準備的木頭可能得缺十四五根。要不,你考慮考慮,先建成一層的。等來年再加蓋一層?”
何田就給大家展示了他們做的榫卯標準件,還有怎麼用這個蓋牆面,裡面填充什麼材料。
這讓熊男又驚豔了一次,抱著幾塊標準件研究了好一會兒,又到木工工坊參觀了一次,這才對著大家揮揮手,“趕緊開始吧!”
因為準備充分,熊男、薩沙,三保還有察普兄弟都帶來了自己平時使用的趁手工具,易弦和何田昨天晚上就把十幾根竹竿插在地裡,掛上線繩,劃分出了要開挖地基的地方,易弦解釋好怎麼挖,熊男極自覺地就開始扮演工頭的角色,帶著所有人一起吭吭吭挖土的挖土,運泥的運泥。
何田還拿出她早早做好的勞動手套,藤條編的安全靴,安全帽暫時還用不著,不過,幾位幫工對這些輔助工具還挺滿意的。
工作的進度非常快。
下午一點鐘,竹竿和線繩圍起來的地方已經挖出了一塊長方形的深坑,放置火灶和煙囪的深坑也初具雛形了,要放入地基的四邊深溝也挖好了兩條,溝兩側和底部也都夯實了。熊男和薩沙體型最高大,就自覺地擔起夯土的木樁,兩人喊著號子,一下一下砸下木樁,把挖出的深坑給夯實。
這時何田也為大家準備好了午飯。
她想,早上剛來的時候已經給大家吃過一次燒餅了,午飯吃點別的吧,於是做了雜米飯和一葷一素兩個菜。
米飯裡放了切成滾刀塊的紅薯,泡好的紅豆、豌豆,還洗了兩棵胡蘿蔔切成豆子大的小粒,在大鍋上放上大蒸籠,籠上鋪上紗布,浸透的米飯豆粒紅薯放在蒸籠上蒸熟後,盛在大大的黑陶碗裡非常好看,在陽光下冒著熱騰騰的白氣,聞起來十分香甜。
兩個菜一個是滷煮,滷蛋,滷豆腐蛋,滷粉腸,滷肝切了三大盤,素材是涼拌三絲,土豆絲、胡蘿蔔絲和豆腐乾切成的絲,點綴一點青辣椒絲。
熊男蹲在山澗邊洗手,跟易弦稱讚何田,“你媳婦兒真能幹呀,會搗騰吃食不說,連做這個小肥皂塊都整得這麼精緻。”
發勞動手套、安全鞋套安全帽的時候何田也給大家一人發了一塊肥皂,裝在草編的小袋子裡系在腰帶上,方便隨時使用。家裡人口一下多了,可要注意衛生,不然得了傳染病可糟糕透了。
易弦聽人稱讚何田,比他自己被人誇還美,嘴裡卻還不由衷地謙虛著,“哪裡有你說的那麼能幹,她就是愛玩罷了。”
薩沙一直惦記著燒陶的事,早上到了何田家岸邊,易弦指揮大家直接把他帶來的一船木柴搬到了陶窯旁的柴棚裡,堆了一垛半的樣子。他看了看陶窯,覺得並不怎麼出奇,他沒說什麼,只是暗暗告訴自己要多觀察,多留心。
他自己是手藝人,因此也深知“師傅帶進門修行靠個人”的道理。等吃了點心,再看看何田家用的陶碗,她平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