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林夏打斷了,“清姐,我剛剛才過十八歲的生日,好麼?”
“好好,我錯了。”陳清舉手投降道,“反正場地的事已經確定下來了,這是公司的決定,我們都該不了。雖然第一場不能在學校舉辦,不過若是反響好的話,可以接著舉辦第二場,那時候可以考慮你們學校。”
“嗯,我知道了。”其實林夏也不過是說說,雖然那只是她讀書時候的一個心願,但現在處在這個地方,才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畢竟一個活動出來,其中投入的人力財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不是林夏自己說怎樣就能怎樣的。
如果她貿貿然的改了場地,那對崇文書局的聲譽,對兩家公司合作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那就這麼說定了,八月二十八號,崇文廣場,新銳作家琉顏籤售會。”
“嗯。”
至此,事情塵埃落定。
而林夏,也拉開了她公眾生涯的帷幕。
零八年的夏天。是最特別的一個夏天。
二〇〇八年八月八號,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而同年八月二十八號,一直隱藏在後的作家琉顏終於走到的人前。
人們有很多疑問,比如她究竟張什麼模樣,比如多大年齡。真的會有人能寫出這麼多風格的書麼?
但是,其中大家最感興趣的一條就是:為什麼她寫了那麼多的好書,卻一直隱藏在背後,真的是像媒體猜測的那樣,是一種欲擒故縱的方法麼?
因為奧運會的原因。b市人潮湧動,讓本就擁擠的城市更是像人海一般。
而對許多不愛看體育新聞,喜歡讀書的學生而言。這一年實在是太有意義了。
她們終於要見到傳說中的大神,她們心目中的偶像——琉顏。
早在八月二十七號,眾多讀者就紛紛守在崇文廣場,就是期望能第一時間看到他們的偶像。所以當二十八號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天際之時,廣場上早已是人海茫茫,萬頭攢動。
而籤書時間是在九點半。
只見多數讀者都揹著書包,手裡舉著琉顏的書,站在太陽底下焦急的等待。不時踮著腳看看前面的主席臺,不時看看腕上的手錶,或扭頭和身邊的朋友小聲的說兩句話。
而林夏。此刻正坐在前往籤售會場的路上,陳清坐在她的旁邊。
“剛剛主辦方打電話過來說人可能會比較多,看到那麼多讀者。你可千萬別緊張,一定要淡定”陳清掛了個電話,對林夏道,自己也擦了擦額上的汗水。
林夏本來側著頭,正看著窗外繁華的世界,倒是沒有緊張的感覺。聽到陳清的話,不由轉過頭笑道:“清姐,我本來還沒有緊張的,現在被你這麼一說,倒是有些緊張了。”
聽出她話裡調侃的意思,陳清也不計較。她能不緊張麼,若是林夏一下子打紅了,那她這個一手將她捧紅的人,將會更上一個臺階,在這個行業,將會比她的叔叔更加厲害。
說不定會是第二個郭敬明。
想到這個,陳清自然緊張了。
彷彿回到了她第一天當上主編的那個夜晚,那時候,她就是這樣的心情,一個晚上輾轉反側,沒有休息。
看出陳清的緊張,也知道她在緊張什麼,林夏不由笑了笑。
若不是有靳夜近一年的教育,只怕現在的她也會和陳清一樣吧。
不,應該這麼說,也許會有一些緊張,卻絕對不會有她這種緊張而又刺激的感覺。
因為她還有空間。
沒錯,就是因為她還有最大的依仗。
沒有權勢財富,她還有空間;沒有空間,她還有智慧和努力。
總之,她絕對不會讓自己將所有的籌碼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這段時間老師教你的東西你可別忘記了,到了會場,你就按照教你的說和做。旁邊還有主持人,她你也是見過的,很能調節氣氛,不怕到時候會冷場。”陳清也覺得自己這樣緊張的狀態不好,便說話來放鬆自己。
林夏明白,所以點頭笑了笑,“這段時間b市人可真多,到處都可以見到國際友人。”
陳清轉頭看向車窗外面,又看了看手機,抱怨道:“我們兩個小時前就出門了,結果平時半個小時的一點路,居然現在還沒有到。”
“好啦,前面轉過一個路口就到了,清姐你也別急。”
“能不急嘛,我可不希望第一次籤售會,你就落下一個耍大牌的名聲。”
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