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追封,保得那副將後代富貴平安。而那些精兵的家屬,只得了一筆厚重的撫卹,再無聯絡。
這便是真實的戰場。
他做不到這樣的狠,他沒有這樣的大謀。所以,他還是專心燒磚吧。
他對銀夜說了自己的想法,銀夜卻由衷讚道:“各人有各志,林兄是仁義之人,當初林兄說是一身武藝卻來燒磚,終是遺憾,我卻知道,林兄的性情,註定了不是行軍作戰之士。
要知道,大名朝像林兄與方大人這等燒磚配粘泥的本事,那是再也尋不到了。邊境防禦工程是重中之重,待得事成,兩位大人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且看我朝開國時工部負責所建的幾項知名工程,比如江南的河壩,幾十年了,還堅不可摧。年年一到汛期,百姓去堤上燒香叩謝,敬的不是天上的神,地下的仙,而是那堤上刻著幾個官員的名字。”
林家棟這時方才真正明白——行行出狀元。原來燒磚配泥,也可以有傑出的功績,不亞於威風凜凜深運籌帷幄的將軍,也不亞於在朝中的深謀遠慮的高官。
林家棟與方大人一直在試磚,在寧王抵達之後,他們才試出了一個成功的泥方,就是用桃村的粘泥,配上西北這邊的黃泥,再加上一些熟知的配料,如糯米水等,但只有這一種比例燒出來的磚,是從沒有過的堅固,也不脆,不脆就意味著不易風化。
銀夜與尚將軍大喜,萬般交待,這配方不可外洩,只能用在軍事與朝廷的大型公建工程上。並密報於皇上。
在此兩天後,銀夜帶來軍命:令兩位身懷燒磚絕技的大人立刻回桃村,不得命令不可來西北,這是軍令!
之後銀夜與他們倆喝酒談著軍事。
林家棟疑惑道:“西北現在不宜開戰。”
銀夜已被寧王授意,便道:“是朝堂的命令,越是不宜開戰,卻是能出奇不意。”
林家棟自知自己不是謀才,但始終也想不明白,西北這樣的情況,出奇不意在哪裡,根本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銀夜卻令他們今天就走,趴在大小白背上睡一覺,明天就能到家了。不過,軍中還想借大小白一用,回到桃村後可否讓大小白自行前來西北。
林家棟豈能不答應。
他與方大人都三次沒回了,也就是一個半月沒回了。他不知道桃村林家已封候,也不知道他的二妹小寧與六王爺的婚事已退,更不知道寧王已到西北。如果不是他與方大人在試磚的關健時間不便打擾,早就讓他們回桃村了。
銀夜的軍令得命於寧王。
寧王一直沒去見林家棟,他是已死之身,還有什麼事他不能做?唯有林家的人,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對。縱然算時間林家棟是不知情的。可是他知道:他負了他的丫頭,也負了林家。
正文 第290章 上風打秋風
寧王能做的就是讓林家棟安全回到桃村,西北條件太差,氣候也不太好,吃得更不好。
一個大男人吃些這種苦頭真沒什麼,他與尚將軍都不曾少吃過這種軍營之苦。可是他是這樣的內疚,他不能與她相守白頭,並且因為她的周全,還得退婚而負林家。
享受妻子的體貼笑容、兒子的哭鬧樂趣,是他從來沒有過的強烈願望,這個願望已成虛幻泡影。便把這等珍貴美景給了林家棟,這也是他所能做的讓他舒服些的事了。
林家棟與方大人得軍令回了桃村,才知道封候及退婚一事,也知道了寧王出征西北之事。
對於退婚之事,因為林老爺子在接到聖旨後,送了皇帝準了林小寧自求退婚的信回村給了付冠月,讓先下封口令,待他回村再議。
所以林家人的理解是這樣的:小寧受不了太后與皇帝的圍府之辱,自求退婚,而皇室可能提前知道訊息,便提前一天取走了庚帖與信物。但皇帝最後聖旨全了林家的體面,是準了林小寧自請退婚,也撤了圍府令。
眾人嘆息,說起來小寧這性子的確過於剛強易折,皇室簡單一出手,下個眼藥小小羞辱一下,就想自求退婚,無半點忍辱求全的城府,的確不適合嫁入豪門皇室。除非相公是一心待他,一心對她好護著她才行。而六王爺兵權在掌,常要出征,難道出徵也帶著她嗎?
事已至此,付冠月、林氏、付奶奶只能是惋惜不已。但小香與小寶還有家福及鐵頭他們卻道:“大丈夫可殺不可辱。二姐(小姐)這般做才是高氣節。”
付冠月與林氏還有付奶奶則氣笑道:“大丈夫還能屈能伸呢,去去去,你們這些娃子們懂個什麼,都一邊去,大人的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