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之,外人傳說,鎮國侯和夫人是夫唱婦隨,十分和合的。
日子這般匆匆而過,轉眼到了九月末,幾場小雨之後,天氣涼了下來,康三元坐在房內聽著雨聲,逗著兒子,覺得最近的日子過的,真是太安逸太舒適了——景熙也已經七個月大了,愈加的粉雕玉琢。
康三元愛若珍寶,閒暇的時間便都用來帶孩子玩了。
只是有一件不足,這孩子左看右看,幾乎沒有像她康三元的地方。康三元從家下人的口裡聽到最多的也是:“小侯爺這面相忒隨他父親了”“眉眼與侯爺簡直一模一樣”等等評語。
康三元也看出來了,景熙的眉毛,以及那烏溜溜的帶著點妖嬈彎度的眼睛,還有那鼻子嘴巴——活脫脫就是景年的可愛版康三元自我安慰的想:好在景年不醜。
景熙抱出去是很搶風頭的,康三元帶著他去洛陽城主袁大人等人家赴宴時,景熙常常會被眾女眷圍觀。袁大人的夫人梅氏(梅氏孃家在京都門下做侍中)也有一雙兒女,都才三四歲,見了景熙愛不釋手,因此,在洛陽暫住的這段日子,她常常攜著一雙兒女來拜訪康三元。
康三元很想念銀姐一家,不知道小山和鋪子現在怎麼樣了,她想這麼些日子過來了,他們應該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了,自己還是不要去打擾他們的好,只從驛道寄了一筆錢去,怕他們週轉不靈,將吃飯的鋪子關了。並帶了一封信報平安,叫他們勿念,一切都好。
回頭景年知道了,說:“成親的事我已經告知他們了,唔,還有他們給你的信,不知在書房的哪個箱子裡封著”原來,康三元從小桃源寄的那封信早就有回信了,只不過回信被景年接著了,那信便夾在他那一攤的雜務書信堆裡,從此遺忘
康三元憤憤的去書房找了半日,終於在某個還未開封的箱子的底層,找到了那封署名“康三元”的回信,被壓得平平整整的。開啟來看,通篇是吳小山的口吻,大半的篇幅是講自從她走後鋪子的發展狀況,康三元一邊看心中對吳小山愈加讚歎——看來吳小山比自己更擅長經商。心下又喜悅又放心。
那鋪子無論如何是她自己一手做起來的,她希望它能長長遠遠的開下去,如今看來,吳小山完全能做到,並且還能做的更好。
信的另一半是問康三元如今的現狀,叮囑她外面不好就快回渝州來,銀姐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孫合。還有後園子的臘梅花已經開了等語——顯見的吳小山細緻,將康三元所掛念的一一都說到了,唯獨他自己的事沒有講多少。
康三元看罷信長舒一口氣:一切安穩就好。
往日在渝州時,生活在東街西巷的鄰里之間的那種溫暖又穩妥的感覺又一次包圍了她——康三元合起了信,懶洋洋的靠在躺椅裡,沉入了細細的回憶。
不過現實沒容她回憶多久,不一會兒,一陣哇哇的嬰啼由遠而近,丫頭走進來說:“小侯爺又不找人了,顧嫂抱來了,在門外等著——”
景熙小小年紀就很不好哄,每天都有一段誰也不中他意的時候,必得康三元或者景年親抱著,在院子裡外遛彎才可。康三元為此十分頭痛,曾經狠心打過景熙的屁股,結果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顧嫂袁媽首先搶上來說:“夫人,孩子才七個月大懂什麼,您要教導他也得等再大些才管用,哄哄就好了,養孩子都是從這時候過來的——”
景熙因為那一巴掌,兩天都不叫她抱,每次她一伸出手去,這小人芽就立馬回頭,兩手抱住或顧嫂或袁媽或景年或青布的脖子,看也不看她一眼。彷彿和自己的母親結了仇一般。當著一屋子的下人,康三元被兒子弄的頗尷尬。然而瞧著他那粉嫩嫩圓鼓鼓的小臉兒,在好氣好笑之餘,又十分的心疼,自己在內心發誓以後再也不打他。
這樣的小插曲時有發生,闊大的宅子內因有了景熙,倍加的其樂融融。
天氣轉涼了,景年便命家下人打點行囊,帶著家眷回源安郡自己的封地定居了。
因為走陸路乘車比較顛簸,景年便決定走水路。大約帶了十二艘大小船隻,東西和人都比從京城出發時多了兩倍。一半的船隻先走了,載著康三元和景熙的大船在後,左右有護衛的船隻夾護,慢慢向源安郡方向行駛。
一路上秋意漸濃,層林或金黃或深紅,點染的江水如畫。
這日,船在一個港灣泊住,景年上岸去找哄景熙的玩物去了。秋陽高照,暖風和煦,因四下沒有別的閒雜船隻,康三元便出來立在船舷之內看風景,覺得自己穿越了一回,盡是坐船了,這條大河就走了有兩三四遭了,兩岸的景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