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壞來?想想也是三歲又是第一次拿筆,能這樣是不錯。
蔡家用的紙是麻紙,但紙略黑,吸水性也不強,有些脆,看著蔡琰有些不滿。
“怎麼啦?”蔡圭看蔡琰寫了一會兒就對著紙發呆,拉拉她,這房只有他們兩個女孩子,蔡琰雖然不喜歡說話,但蔡圭卻仍舊喜歡妹妹。
“紙貴嗎?”
“不知道?”蔡圭怎麼會想那個,她才五歲,而且是真的五歲。
“這紙不好,太脆了。”蔡琰拿過紙輕輕一折,紙摺疊處有些開裂毛燥。蔡琰看看書房裡滿是書簡,就明白為什麼明明有紙了,卻還是以竹為簡了。
“那讓爹爹買好紙就好了。”蔡圭試試,真的一折就裂了。但她也不以為然,買新的就了,貴與不貴又有什麼關係?
蔡琰不說話了,給小孩子練字的紙應該不會太好,當年她用來練字的可都是廢報紙。而且這三年來,她也看清了蔡府裡的形式。
蔡家六世祖勳,什麼意思?就是六代做官,名副其實的貴族之家。而在這一世,在鄉里之間最出名的就是三世不分家,也就是從蔡邕的祖父那代起就沒分過家。蔡邕父母死後,他其實是跟著叔叔一起生活,現在管家的是蔡邕的叔叔蔡質夫婦。即使蔡邕名滿天下,可是其實在家裡是沒有什麼實際的地位的。她們姐妹兩除了早上隨著蔡夫人去給蔡質夫人請安之外,蔡夫人其實是不讓她們姐倆輕易出她們的小院門的。想想三世,幾百口人住在一起,事非與口角有多少了。更何況現在蔡家流亡之中,所以此時說紙不好,要買新的,豈不是讓蔡邕為難?
五歲的蔡圭自然想不到這個,可是蔡琰卻不能不想,便不再說什麼,專心寫字。蔡邕剛剛只是教了她如何拿筆,和一些基本的筆法,但並沒有真的教蔡琰唸書,可能只是想著孩子還小,慢慢教就是了,所以把她們放在這兒,就出去忙自己的了。
蔡琰練習了一下,好幾年沒拿過筆了,手生得厲害,而且蔡邕是個老好人,對妻兒老小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給蔡琰的是隻特製的小毛筆,雖然適合小孩子拿捏,但並不能練字,在蔡琰看來,就是橫不橫,豎不直,連點都沒一點風骨。練了一會便不再耐煩了,順手拿了蔡圭面前的書簡,自己照著寫起字來,不理會蔡圭說什麼。
“又不說話!”蔡圭沒趣了,看到蔡琰默默的照著書寫字,大吃一驚,“你看得懂嗎?”
“不。”看得懂也不能說啊,只是沒事做,她暫時也想不出要做什麼,於是還是老實的照書寫字吧。
“那你照著寫?”蔡圭想想又問一聲,她已經習慣了找妹妹說話了。
“嗯!”蔡琰淡淡的應了一聲。
蔡圭已經唸了一年多了,這小冊子是蔡邕給女兒寫的啟蒙冊子,裡面都是簡單的字,還有蔡邕為女兒寫的兒歌,好讓她邊唱邊寫,利於記憶。蔡琰雖然正式進書房是第一次,可是這些兒歌是聽熟的,現在看到冊子,便不覺得有什麼了。
“那我教你吧!”蔡圭放下筆,過來也不管蔡琰要不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教她念起來,蔡琰也不阻止,她教了,自己就算是有了會識字的理由了。便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混著時間。
晚飯時,蔡夫人照例要問姐倆的功課,蔡圭活潑,說個沒完,蔡琰就默默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著飯,來的時日越久,蔡琰就越鬱悶,東漢此時是不是還沒有完整的烹飪體系啊?還是因為佐料,青菜什麼的不全,怎麼蔡府的廚子幾乎還停留在水煮鹽燜的步驟上。肉食也偏於炙烤,連植物油也沒有,菜呢總也沒看出那是青菜樣。主食就更沒法說了,他們把麵食統稱為餅,可是吃起來就像咬死麵糰子,還有豆飯,小米飯,換著吃,大米可能是技術問題,沒有現代的米白,讓蔡琰常常會懷疑這是不是傳說中的糙米飯?所以蔡琰每天吃飯只能以應付為主了,保證自己死不了,就決不於多吃一口了。
“娘,妹妹說紙脆,讓爹爹買些好的吧!”蔡圭終於想起問題。
“琰兒,你覺得紙不好?”蔡夫人難得聽到小女兒說什麼不好,忙問道。
“有更好的嗎?”蔡琰想了半天,只好說道。她不記得此時蔡倫出現沒有,她記憶中,蔡倫是改良了造紙術,使紙更加綿軟和廉價的。
“你該問問有沒更差的,知道大家用什麼寫字?用大樹葉子練字的貧寒子弟大有人在,你怎可嫌棄麻紙粗陋?”蔡夫人本想再接再厲的生個男孩,結果蔡琰出世後,這幾年一點動靜也沒有了,她也無可奈何,於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教育女兒身上,希望能有所寄託,自然不會輕易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