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相信,我是對的”蔡琰才想到衛夫人後面談董祀的話,略一晃神,但很快搖搖頭。
“這樣不好嗎?卓文君的《白頭呤》裡說得多好,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蔡夫人強笑著,看來,在蔡琰心裡,董祀還真不是真的沒有一點位置。
“我想和仲道‘白首不相離’!”蔡琰卻沒注意到衛夫人的不自然,淡淡的說道。
衛夫人眼窩一熱,險些掉下淚來。其實這些日子她也是千迴百轉,從河東來陳留的路上,她一直在細細的觀察著董祀,他沒有特別的熱情,也不會特意的恭敬。他沒提過蔡琰,只是說,他是仲道的師弟,他幫忙是應該的。
但搬家時,他對蔡琰房裡的東西卻特別的在意,專門的用車裝上,上下搬運時,他也特別的小心。有一天,傭人不小心把一架琴滑出了琴套,但季平正好在邊上,救了起來,琴沒事,可是那天董祀就一直不對勁,晚上,她在房裡看到董祀在彈那把琴。當初去迎親的管事後來偷偷的告訴她,那把琴是董祀送於仲道的。搬家之後,她特意開啟了琴套,‘求凰’二字赫然刻在琴上。她才明白,原來董祀那夜彈琴,思的不是仲道,而是蔡琰。痛得不是仲道仙逝,而是蔡琰離開衛家時,忘記了這把琴。
這些日子,她一直在思索,也許勸前兒媳改嫁給董祀是個好主意。但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順其自然,原本想得好好的,讓蔡琰脫開過去的陰影,好好的找個疼惜她的好男人把餘生過完。
等蔡家真的搬來了,她又遲疑了。心想著蔡老爺反正有三年的孝期,自己晚些時候說也行。其實她也明白,自己是心裡捨不得了。沒過多久又聽說,蔡氏家族竟然不肯供養蔡琰,衛夫人心裡更加淒涼起來,想到蔡琰小小的年紀,守個寡還要被孃家嫌棄。馬上又心裡的天平又倒向了蔡琰,若是蔡夫人先走了,以蔡琰的脾氣,怎麼也不會回到衛家來的。雖說知道蔡琰不窮,她不會真的餓死,可是想到她一個人過還是於心不忍起來,於是過完蔡邕的七七就讓季平大搖大擺的招搖過市送東西,讓蔡家人看看,衛家的寡婦由衛家養,不用他們操心。等送完了,又後悔起來了,這麼一來,不是讓董祀誤會自己還是想綁住蔡琰?正在矛盾時,下人來報,少夫人和小少爺一起回來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勸導蔡琰重新開始。
可是嘴上雖然是勸,可是心裡那彆扭卻又不能說,正是痛苦時,蔡琰那句,她想和仲道白首不相離讓衛夫人無比的舒服。
“剛剛不是說了,不要執著嗎?”雖然心裡安慰了,但該說的還得說。
“是!”蔡琰看婆婆喝她,也不介意,忙笑了笑,輕輕的挽住了衛夫人的手臂。真是奇怪,和蔡夫人都沒什麼話的蔡琰卻能與婆婆聊起天來,她自己都覺得有些對不起疼愛自己的蔡夫人,可能是母女都這樣,不可能真的像外人那樣成為沒有利益關係的朋友。若是仲道沒死,她和衛夫人之間應該也不可能真的聊得起來。
“其實也是想耽誤祀兒,他現在是障了,穿了牛角尖兒,其實外面的好女子多得是,只是他習慣了與我在一起,懶得換人罷了。”蔡琰推脫了一下。
在回陳留之前,她倒真沒想過選擇董祀,她沒那心情。而最近知道自己可能是蔡文姬時,她又有點怕董祀了。
要知道董祀最終還是和蔡文姬成婚了,可是那時蔡文姬已經三十五歲了,自己現在十五。就算是歷史書是按虛歲寫的,那也是三十三歲時事了。還有十八年!十八年?如果說歷史沒有錯誤的話,蔡文姬在匈奴是十二年,反推之,自己應該至少是五六年之後才會被俘,那麼自己現在是不是擔心擔早了?難怪仲道一直說自己傻,想太多,原來真是這樣,不自覺的鑽了牛角尖也不知道。
“琰兒!”衛夫人正想說什麼,卻發現身邊的蔡琰又走神了,不禁氣得拍拍她。
“是,婆婆!”蔡琰忙收攏心思,笑著看婆婆。
“想通了什麼?”衛夫人看到了她眼裡忽閃而過的神彩,以為她還在想董祀,心裡又不是滋味起來。
“沒有,剛剛突然想到,自己有點杞人憂天。”
“是啊,董祀既然覺得你最好,自然有他的想法,你嫁了,他還痴心不改,你何苦為難他,也錯失了自己呢?”衛夫人想岔了。
“婆婆!剛剛我只是想到仲道曾經跟我說過的話,一下子失神了,記得嗎?他讓我什麼時候都要笑。他總說我想太多,日子過得太惶恐,讓我學會信他,讓我全交給他。後來他知道自己不成了,也拼著最後一口氣回來跟我說這句話,還是怕我又回到過去,總也惶恐不安的活在這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