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樣辦,都聽明白嗎?”康熙掃視下面坐著的親王和禮部大臣,這是他早就做好的決定,他寧願把遺體火化了,也不願意死後屍首被盜墓賊光顧,他沒有把握大清能夠千秋萬代的存在下去,國家一亂,哪裡還有守陵人,他不想死後還不得安寧。
“皇上”眾人吃驚的看著康熙,實在是這個訊息太令人震驚了,尤其是康熙的兄弟們,實在是不知道康熙是什麼意思,怎麼會做了這樣的決定,至於裕親王意味不明的看了康熙一眼後低下頭沒有說話,他猜到一些康熙的心思,知道康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怕大清的江山不保,那時候江山都沒了,誰還會顧得上陵墓,看看歷史上那些皇陵就知道了,朝代的更替,多少皇陵都遭到了破壞,哪怕大清在建國之初為了穩定厚葬了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也照顧了明朝的皇陵,可是現在那裡的守陵人也是少得可憐,跟沒有有什麼區別。
“皇上,這不合祖宗禮法,沒有把人火化的,臣弟不答應。”恭親王首先站了出來厲聲說到,現在也顧不得康熙的威嚴了,他們這個上位者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過著奢侈的生活,要不然為什麼弄那麼複雜的葬禮,不就是希望死後繼續前世的生活,那麼多的陪葬品也是在底下用的,雖然沒有人見過陰間是什麼樣,可是有個希望總是好的吧,死後也總要留個全屍,現在皇上居然要火化,梓宮裡居然還不讓放大量的品葬品,那還怎麼顯得出他們的身份,歷朝歷代的皇帝那個不是把葬禮辦的越大越好,他們滿人雖然才入關,但是對漢人的葬禮傳統還是不反對的,而且還很滿意,覺得那才是有身份的人的規格。
“不答應,你有不答應的權利嗎,朕的話就是聖旨,李德全,去把朕擬好的聖旨昭告天下,以後大清皇室的葬禮就這麼辦,一切從簡,任何人不得大辦喪禮,皇親國戚都要按照朕定的規矩來,現在就從太皇太后的葬禮開始,禮部尚書,去改葬禮流程,三天後火化太皇太后。”康熙直接獨斷專行的下了命令。
“皇上”恭親王還想要再說什麼,被一旁的裕親王一把拉著,裕親王衝他搖搖頭,示意他不要衝動。
“是,臣遵旨”禮部尚書頭上的冷汗都要下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啊,好好的規矩就給改了,之前一點訊息都沒有,這不是難為人嗎,不過看康熙的臉色不怎麼好,禮部尚書咬牙答應了,心裡想著回去趕緊商量,把心裡的葬禮規矩弄出來,總要讓萬歲爺滿意才好。
“皇上,臣帶著五弟出去看看外面準備的怎麼樣了。”看禮部尚書出去了,裕親王趕緊拉著還要反抗的恭親王退了出去,別的弟弟還算老實,不用他操心,他現在真的真心感謝他皇阿瑪生的孩子少,要跟皇上似的,一串阿哥,那鬧起來可是夠頭疼的。
“二哥,你拉著我幹什麼,皇上這是什麼意思,突然就把規矩改了,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這樣啊。”恭親王常寧是個大嗓門,可能跟軍人出身有關係吧,出來後忍不住就跟裕親王吼了起來。
“你吵什麼,皇上這樣做自有皇上的決斷,你見過皇上做出過錯誤的決定嗎,咱們是滿人,不用把漢人的那一套都學過來,火化就火化,百年之後誰不是一培黃土,你以為你的屍首能儲存一萬年啊,還是你能再活過來,死了就是死了,把那麼多的陪葬品東圃埋到地下去有事什麼用,還不如給後人留個念想,這件事你別犯渾,我會站出來支援皇上的決定,提醒你一句皇上的心情不好,不要撞到搶眼上去,到時候有你受的。”裕親王厲聲的警告恭親王,他說的話這個弟弟還是聽的。
“你什麼時候不站在皇上那邊。”恭親王嘴裡嘟囔了一句,看裕親王瞪他,恭親王只好投降“好了好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不出聲了行了吧,你們兄弟情深,我這個弟弟說的話有誰聽。”恭親王隨心有不甘,可是卻也無可奈何,誰叫他不是皇上最信任的兄弟呢,現在能混個親王就不錯了,他這個弟弟在康熙的心目中可不如二哥重要,真是惹毛了康熙,他也沒有好果子吃
恭親王的抱怨裕親王裝作沒有聽見,警告的看了他一眼後轉身離開了,康熙突然做這個決定,下面的人心裡肯定有意見,尤其是入關多年,滿人已經習慣了漢人的喪葬方式,對葬禮越來越在乎,現在康熙突然把喪葬方式改了,不把下面的人情緒控制好鬧了起來,太皇太后的葬禮就該麻煩了。
PS: 對於葬禮的一些規矩我也不清楚,只是查到了慈禧的喪葬方式,實在是有些吃驚,太複雜了,不過我不想把葬禮寫的太詳細,這不是還原歷史,所以只能借鑑一點,自己編一點,又不對的地方大家別在意,看個熱鬧就好。
第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