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鹽豆子不光好吃,還能和脾胃,解腥毒,去寒熱。鹽豆蘿蔔乾、大蔥沾鹽豆、鹽豆炒雞蛋、油炸鹽豆子光是聽聽這些子菜名,就能讓一個老蘇北忍不住直咽口水。
旁的不敢說,作為一個做了幾十年飯的農婦,馮玉姜上輩子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做鹽豆子的行家裡手。
馮玉姜記得,她上輩子也進過人家城裡的大超市,那鹽豆子被裝進精緻的玻璃瓶子裡,擺在貨架上賣,成了當地有名的特產。或者裝進漂亮講究的紙盒子,是當地城市裡逢年過節送人的禮品,賣得那個貴!
今年馮玉姜家種了好幾畝豆子,春茬的,麥茬的,黃豆她有的是。那時候鹽豆子老百姓誰家也都會做,做得好與不好而已。馮玉姜不敢指望現在就能把這鹽豆子做成特產、禮品,但是,做出來放在包子攤上給客人吃,還是可以的。
要是受歡迎,做鹽豆子去賣給鎮裡、城裡人,那就更好了。賣鹽豆子,比直接賣給糧管所的話,肯定能多賣不少錢。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漲了好多收藏,還得到了好幾顆地雷唉,高興得不行了!在這裡感謝感謝!
今天照舊兩更。第二更的稿子正在審,就還定在下午三點更新吧!
☆、第33章 好日子
馮玉姜捂了一大袋鹽豆子,下了一瓷盆的鹽豆蘿蔔乾。
蘿蔔切成塊兒,放進鹽豆子裡,加上鹽拌勻,就成了鹽豆蘿蔔乾了。蘿蔔的清新搭配上鹽豆子的鮮辣酵香,爽口又開胃。
紅蘿蔔清甜,青蘿蔔脆爽,不過當地人下鹽豆子基本上都是用紅蘿蔔。馮玉姜加了一小半的青蘿蔔進去,紅蘿蔔皮紅肉白,翠綠的青蘿蔔夾雜在其中,拌上鹽豆子,看起來更加養眼了。這種搭配法,她上輩子見人家弄過,人家弄的時候還加了紫紅的紅心蘿蔔,更有賣相,可惜紅心蘿蔔馮玉姜家裡沒有。
馮玉姜把這創新的鹽豆蘿蔔乾醃了幾個小時,自己嚐了嚐,覺得不錯,又招呼幾個孩子來嚐了,都說好看又好吃。
馮玉姜第二天一大早就把這鹽豆蘿蔔乾端到了攤子上,這東西,畢竟是最合當地人口味的,果然很受歡迎。老何早上吃了鹽豆蘿蔔乾,中午便帶來了一個新客人,直說就為這鹽豆蘿蔔乾來的。
“以前在家裡我女人也做這東西,你這鹽豆子做的比我家裡的還要有味兒。好吃,好吃得我都想家了。”
“好吃就多吃,這個不加錢的。”馮玉姜笑。
客人就著油煎包,整整吃了一小碟子,又說:“不過這鹽豆蘿蔔乾,還得是煎餅卷著吃才最夠味,你這有沒有煎餅賣?弄點來賣。”
“你想吃煎餅?明天我給你帶。”
第二天,馮玉姜果真帶了一疊棒子麵的煎餅來。
那個客人就著蘿蔔乾,喝著丸子湯,一口氣吃了三大張煎餅,滿足地摸著肚子問:“一共多少錢?”
馮玉姜說:“這煎餅也就是自家吃的東西,算了吧,怎麼好要錢?”
客人說:“那不行,太客氣了,那以後叫我怎麼好意思再來吃?”
馮玉姜最終按燒餅的價錢收了煎餅的錢。
老何帶來的新客人聽說姓徐,是開大卡車的,話裡話外聽著還是車隊長。他後來便經常來吃飯,為人開朗爽快,馮玉姜不忙的時候,他就跟馮玉姜東一句西一句地聊家常。
“大嫂子,你這攤子什麼都好,算是解決了我們好些人吃飯問題,就是有一樣不好。”
馮玉姜趕忙問:“哪樣不好?”
“你下晚及早八早地就收了攤子,我們晚上收了工想喝個丸子湯,吃點小鹹菜弄兩盅小酒,都找不到地方去。”
馮玉姜笑。
“我家裡還有小孩呢,再說這離家還有三四里路,我晚上沒法子賣呀!”
“這鎮子上,連個可心的飯館都沒有。”老何就抱怨。
馮玉姜說:“那不是有一家子飯館嗎?人家還是公家開的呢!”
徐司機接過來說:“什麼公家開的,別提了!那也就是你們公社裡頭招待招待來人啊什麼的,平時還兼做公社的食堂。那營業員,臉比豬臉還難看,架子比縣長還大,估計又是哪個幹部的家屬。菜也不好吃,貴不說,那鹽擱的,齁死人,咱幾個去吃了一回,可不想再去了。”
幾個正在吃飯的客人一起鬨笑,馮玉姜手裡包著包子,聽了這話忍不住也笑。
老何說:“我說大妹子,你這又是油煎包子,又是煎餅、丸子湯,你還不如直接開個飯鋪子呢。”
開個飯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