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她先到幾塊地裡看了看莊稼,花生地裡有大草,地瓜地裡也搖曳著狗尾巴草,棒子地頭上叫誰弄斷了好幾棵,但是,都好好長著呢!
馮玉姜想,莊稼長起來了,有幾棵草,無非是難看一點,反正也吃不了莊稼,隨它去吧。她在街上轉了一圈,想要買些料子做涼拌菜,才發現上輩子她晚年隨處可見的涼拌菜,現在這鎮上很多原料都買不到。
油炸豆腐絲可以自己做,豌豆苗可以自己發,海帶倒有賣的。石花菜、粉皮、皮肚、麵筋、豆腸這些東西,街上根本就見不到。加上這兩個多月她沒法理事,她家菜園裡能用的菜也沒有,黃瓜、洋蔥、芫荽這些子都得花錢買。
材料種類少不說,什麼都靠買,就掙不到什麼錢了。馮玉姜才發現,她心裡邊一直琢磨的冷盤生意,不是那麼好做的。
對了,涼粉!
馮玉姜猛然想起,上輩子她晚年喜歡自己做涼粉吃,涼粉這東西成本小,原材料也簡單,只需要當地的地瓜澱粉就行了。上輩子記得當地的涼粉種類也很多,算是一樣特色小吃,只不過現在還沒有怎麼出名。
除了地瓜涼粉,還有豌豆涼粉,綠豆涼粉,她要想多一些花樣的話,豌豆澱粉也能買到。
現成的東西,馮玉姜立刻就動手準備。
涼粉做起來並不難,清水燒開,像家常做糊糊那樣加入溼澱粉,不停地攪拌,煮熟後趁著還沒凝固,盛到瓷盆裡自然放涼,就成了大塊的涼粉了。當然,火候啊濃稠啊需要經驗來掌握。
第二天上午,馮玉姜的涼粉生意開張了。也就是一個手推的獨輪車,兩邊兩個刷乾淨的長筐,一邊長筐裡放著帶托盤的木杆秤,裝調料的瓶瓶罐罐,小盆子裝著的配菜等等,另一邊長筐裡是兩個瓷盆,遮著雪白的蓋布,盆裡是潤白透亮的大塊涼粉。
做得好的地瓜涼粉是半透明的,不像豌豆涼粉那樣潔白,潤白裡帶著點鴨蛋青的顏色,但口感特別筋道,帶著一股子地瓜的清香甜美。
有的地方吃涼粉,不用刀切,用一種帶孔的淺勺子——鎪子把涼粉削成細長的條。馮玉姜覺得,地瓜涼粉筋道彈牙,還是切塊比較好吃。
“地瓜涼粉,剛做的。”馮玉姜推著手推車,專門找人多的地方吆喝起來。很快就有個中年男人走過來,掀起瓷盆上的蓋布看。
“做的蠻好,沒有沒攪勻的粉疙瘩。”中年人說,“怎麼賣?”
馮玉姜說:“一毛五一斤。”
“貴了。”中年人說,“豆腐也才賣一毛二呢,人家那用的豆子,你這就是一點澱粉加上水,用不了一毛五。”
馮玉姜笑著說:“豆腐你整塊買回家,這涼粉我給你油鹽醬醋調好了,你回到家就能吃。買一斤嚐嚐吧,你看我這涼粉,拿根筷子都能挑起來不碎,筋道,好吃。”
中年人看了看另一邊的調料配菜,說:“行,來一斤。我進屋拿盤子。”
馮玉姜把菜刀在水裡沾了一下,輕輕切下一塊涼粉,稱了稱,說:“一斤多了點,算你一斤吧。”她把這塊涼粉放進水盆裡過了下水,放在盤子裡,輕輕切成長方的塊兒。
地瓜涼粉切的時候得要沾水的,因為地瓜涼粉筋道,還有點黏性,不沾水不好切,粘刀。
馮玉姜一樣樣拿起調料,在涼粉上頭加了紅紅的辣椒油、翠綠的的芫荽、淺黃的麻鹽,淋上香油、香醋、醬油、大蒜汁,這一盤涼粉就算調好了。
一大盤瑩白的涼粉,上頭澆著鮮紅翠綠的配菜,底下淺淺浸著醬紅的調料汁,看著就十分饞人。
這麻鹽,是馮玉姜特別炒制的,算是她“馮氏涼粉”的一個特色,就是把白芝麻加上鹽,在鐵鍋裡小火炒熟,上石臼子磕成粉,就成了淺黃色,老遠聞著就噴香,吃著就更香了。
中年人眼睛看著,直接就拿手捏了一塊放進嘴裡,涼粉入口,滑溜溜地就下了肚,中年人笑笑說:
“還真是不錯。”
生意開了張,買涼粉的人漸漸就多了。午飯過後,馮玉姜賣光了一多半涼粉,滿心歡喜地推車回家。
剩下的沒工夫再賣了,她得先回家給小五餵奶,剩下的晚飯前再上街賣。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橙子家鄉的涼粉,地瓜涼粉筋道甜香,豌豆涼粉細滑雪白,綠豆涼粉嫩黃可人,防暑消夏,呀呀呀,不能再說了,吃貨一枚,有讀者早已經鑑定完畢了!
☆、第28章 躲尿窩
晚上馮玉姜在煤油燈下數了數,今天她這涼粉,一共賣了三塊六毛錢。比她以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