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立清看出梅蘭妮的顧慮;他說;"不造大茶館;造一間間的小茶館。"
梅蘭妮立刻想起後世的庭園茶室。一間間相互隔開的小茶室;最適合幾個人商談。
被於立清這一點;梅蘭妮開了竅;這倒真是不錯的投資。這附近的幾條街;都是寸土寸金;大家都在螺絲殼裡做道場;象自家閶胥路上一開了店;地方就緊張了;來了客人都沒地招待。自家還有倉庫的樓上房間;其他人是不是就需要找個僻靜的地方?
見說通了梅蘭妮;於立清就讓人去請陸本臨。
梅蘭妮想;倒是個講究效率的。
談完了這事。於立清方問起梅蘭妮的商品貨樣。
梅蘭妮先從木箱裡拿出了一個小方包裝的東西;拆開來;裡面是十個兩邊黑色的小紙盒。於立清還在猜想;梅蘭妮推出紙盒;從中取出一根黑頭小棒;在旁邊的黑色上一劃;就點著了火焰。
於立清叫道;"火柴!"
說起火柴;他並不陌生;華記用的就是火柴;但是;那是早期的火柴;要在火石上劃燃。那個火柴放在一個銅杯盒裡加上連一塊火石一起釘在一塊板上;用是很好用;只是遠端攜帶不方便。而這盒火柴小小的;能放在荷包裡。用起來放便;攜帶起來也方便。
一看見它;不用算;就知道有多大的市場。
"夫人;你打算怎麼賣?"
梅蘭妮說;"這一盒是一百根;賣五文錢。"
於立清心算;一塊火石是五十文;打上四百次就要換了。五十文錢能打五百次;還不算火鐮的錢。
"行;這個價;我看行。"
兩人討論著;先放幾包到停雲閣去讓人試用;那肯定能一傳十;十傳百的傳出去!
兩人正說著;夥計過來通報道;楊萃餘先生來訪。
看著梅蘭妮詢問的眼光;於立清解釋道;"這楊家原本是管著洋銅生意的;今年他家的銅局讓給了范家。楊萃餘就是楊家掌門人楊啟明的侄;現跟著他家辦事。夫人你先坐坐;我去看看他有什麼事情。"
過了一頓飯的功夫;於立清回了上來。
他說;"這楊家往年每年往日本販銅;都要帶回大量的日本漆器;今年他家不去日本;沒有了漆器。如今這南南北北的正流行這倭國漆器。他不知從哪裡得知我們這裡也賣日本漆器;想問問我們有沒有門路。"
"你是如何回答?"
"我因為手裡也沒有漆器;便對他實說了;他失望而去。"
"你看看這是什麼?"
梅蘭妮拿出了幾個大小不一的漆盒;上面是和式描金畫樣。
"咦?"於立清拿起個漆盒裡裡外外的仔細看;"今年;我們的船這麼早就從長崎回來了?"往年的船都要十月才回來。
"你先別管這些;看看這漆器是不是比往年的好。"
於立清又對著光裡裡外外的看;"好;比往年的只好不差。難到這是福井的漆器?"
倭國的漆器以福井的最精美。
梅蘭妮笑了;"為什麼只有日本漆器是好的;中國漆器就沒好的了?"
於立清也笑;他笑梅蘭妮一家人說話怪怪的;總是喜歡把中土稱為中國。"你不是說;這些漆器是本地的產品?"
清代宮廷的漆器主要來自於蘇州和揚州。蘇州織造還專設漆作坊。這兩地的主要是雕漆工藝。而漆器上的繪製的文樣等漸漸的不如東洋了。所以;蘇州人都喜歡東洋蒔繪漆器。為了迎合蘇州人的需求;江南的銅商在日本販銅時;也帶回來了大量的漆器。採購量大;並不是都是精品;相當一部分也就一般了。
"這是閩地漆器。"
於立清拿看了又看;"真的比那日本漆器要好。"
"這你就叫好了?"
"難不成你你還有好的?"
梅蘭妮剛要說話;聽的樓下夥計高聲報道;"陸先生來哉。"
兩個人趕緊把漆器收了起來;迎了出來。
"陸先生;較怪辰光(長久)沒有見了;你好伐?"於立清道。
陸本臨一路笑著上來;"於先生;梅娘子;哦;應該叫夫人了。兩位今天都在;有啥個好事體?"
賓主坐定;夥計奉上茶來。略談了幾句;很快就入了正題。梅蘭妮提出要買廣濟橋東的那塊空地。
陸本臨從窗子往下看了;那是塊空地;"格地方造房子不大合適;要費許多工夫。"
梅蘭妮道;"你且別說什麼合適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