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來。”
終於,在雨點落下前,吳榔頭在名為山子的漢子的幫忙下,避雨進一家農家院中。外頭的雨點很大,雨下的又急,栓在院中來不及卸車的牛馬不安地動著。李大郎盯著牛馬,一臉的心疼,最後,居然忍不住邁出門,衝進雨中要卸車。
吳榔頭阻止不及,剛要叫幾個人出去幫忙,就見張大等人都要跟出去,他趕緊叫住眾人,最後只讓張大和另兩個身強體壯的出去幫忙。
站在堂屋門口望雨的山子見了,向外大聲吆喝,“東邊的茅草棚是空的,裡頭有木頭樁子,牲口牽進去栓上。”又向屋裡吆喝,“小草娘,快去煮幾碗薑湯。”
這裡是山子的家,院子很大,院牆卻很破。正房四間,東西廂房各兩間,都是土坯房,很破舊。他爹孃沒了,他們兄弟三人,兩個去從軍死在戰場上,只剩他一個傳香火。他娶了媳婦,上頭要養年老的爺爺奶奶,下頭要養女兒小草,媳婦肚子裡還懷著一個。他一個勞力,養活五口之家,日子自然過的艱難。過不久,媳婦生了,他就得一人養活六口之家。
半個時辰後,雨雖然小了,可看樣子一時半會兒停不下來,古家眾人留宿一晚是肯定的。吳榔頭還沒開口,山子先說話了,“你們人多,正房四間騰給你們,東廂房也給你們收拾出來,不要銀錢。家裡的米不多,吃飯的事,你們自己想辦法,灶房你們隨便用,柴草去茅屋取。”
吳榔頭說銀錢一定要給,山子沉默了,最後說:“你們主子不嫌棄房子破,就住著,走時,給個一斗米,就這樣。”說完,去了灶房(注:一斗米=30斤米)
山子這個人說話辦事都爽快,從灶房叫了肚子微凸的媳婦,捲了堂屋的鋪蓋和幾樣東西,就讓出四間堂屋,一家五口搬去了西廂房。
青舒他們這邊便開始安頓起來,當然,最先要安頓的便是古葉氏,其他人有住的地方就成,不講究。古葉氏住客棧都要用自己的被褥,自己的洗漱用具、茶杯、食具等,何況是留宿窮苦的農家。
蘇媽媽和丁家妹將正屋最大的一間又擦又洗、又搬又挪的,忙了好一通,古葉氏才勉強接受了住宿條件。堂屋剩下三間,青舒安排著女人孩子住下來。吳榔頭讓男丁們擠在了兩間東廂房裡。
同一時間,許三娘帶著兩個婦人在灶房忙活四十多人的晚飯。三個主子的是白麵擀的麵條,下人的是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