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縣也有半個多月,除了修路和因為上班打牌處理了電力局的一批人,陸政東幾乎沒有動作,宜藍縣各局行委辦及各鎮的幹部大體上保持了平穩。
縣裡緊鑼密鼓的研究著宜長路的事情,宜藍縣電視臺一直在轟炸式地宣傳宜長路,宜長路成為了成宜藍的熱門話題,原來金忠平一直推動的煤礦整頓也了無生息,漸漸地冷冷地被多數幹部被遺忘。
但陸政東卻是沒有忘,修路是宜藍的發展之本,但煤礦才是宜藍的發展之根,有了本,如果沒有根,這條路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宜藍的發展依然是一句空話。
這些天藉著修路的機會他也下去鄉鎮走了走,也找鄉鎮的幹部彙報彙報,還有就是透過邱智慧以及金忠平之前準備調整的一些幹部,對縣裡主要的幹部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也基本上把縣裡煤礦的基本情況摸了個底。
臨山、易嶺、長洲、石鋪四個鄉鎮煤礦最為集中,佔到全縣煤炭產量的八成以上,真正興旺起來是八十年代中期鄉鎮企業大發展的時候,原縣委副書記是臨山鎮的書記,最開始把煤炭作為一個鄉鎮企業發展的龍頭來抓,之後高士圖又接手臨山鎮黨委書記,這時候私人大規模進軍煤礦,原來很興旺的鄉鎮企業煤礦在這個時候開始放慢了發展的腳步,並逐漸衰落,並逐漸被個體煤礦趕超,這基本上可以說明,高士圖任黨委書記的時候,林家、高家就開始大規模的涉足煤礦了。
陸政東看著手頭自己親手準備的資料,陸政東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按照這四個鄉鎮的煤炭產量,保守的估計也有四千萬以上的稅收流失,差不多頂得上現在宜藍縣所有財政收入的六成了,這還是比較保守的統計,這實在是太驚人了。
小煤礦開採並不複雜,有些小礦的生產條件簡易,以家庭為單位或是以幾個人合夥為單位,收稅很不容易,很多煤礦又是在偏僻的深山峽谷之中,稅務人員很難搞清楚,產量大的則喜歡做偷瞞產量,裡面手段多得很,但是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即得利益在宜藍形成了氣候,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在縣裡有很多有實權的幹部在煤礦都有股份,在農村就更不用說,很多鄉村幹部就是煤礦的參與者和既得利益者,上有縣裡幹部保駕護航,下有鄉村幹部通風報信,甚至是牴觸,這樣的狀況真要是能堵住稅收的漏洞無異於痴人說夢。
陸政東更是注意到一點,在登記可查的稍微大一點的有案可查的煤礦中,林姓人家和高姓人家佔了一半還多,產量更是佔了全縣六成以上,真正是控制了全縣煤炭產業,說得不誇張一點,就是控制了全縣的經濟命脈。
既不用上什麼稅,開採的成本又不是太高,煤炭的行情又是一路看漲,簡直就是暴利,真是名符其實的“黑金”,難怪會讓人傾之若騖,也難怪縣裡的幹部都紛紛被拉下水。
也正是因為如此,金忠平在宜藍想要整頓煤礦,最終卻是寸步難行。
讓陸政東感到不容樂觀的是,為了爭奪煤礦資源,許多煤礦老闆利用宗親朋友和種種關係抱成一團,糾集了大量社會閒散人員作為打手,為了爭奪煤礦資源,打架鬥毆就是家常便飯,宜藍縣治安很亂,絕大部分的刑事案件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煤礦,隱隱出現了黑社會性質的雛形。
搞小煤礦一本萬利,不但讓本縣的人傾之若騖,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這些外來戶敢於到宜藍來淘金,要麼有非常硬的關係,要麼有非常硬的拳頭,不然也不敢來宜藍髮財,這不可避免的進一步加劇衝突,特別是不可避免的要和一直掌握、搶奪優質資源的林、高兩家產生衝突。
煤礦的產量上升很快,稅收的增量卻很緩慢,但宜藍的刑事治安案件卻是跟著水漲船高,真正能反映出煤款的發展不是稅收,而是刑事治安案件,這多少有一種黑色幽默的味道,如果不改變這樣的狀況,宜藍是永無寧日,更談不上發展。
而要扭轉這樣的形勢,打擊幾個小魚小蝦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得擒賊先擒王,必須得解決掉林高兩家才是正主,而林高兩家又是以林俊峰、高二楚兩個人合夥經營的煤礦為主,相互支援,同氣連枝,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黑金帝國。
物極必反,月圓則虧,林、高兩家的力量足以影響到全縣的執行,實際上已經預示著其走上滅亡不遠了,金忠平拿他們沒奈何,即便是他陸政東也搞不定,但還有李忠平,還有張政東,李政東,只要政府認真了,林高兩家的黑金帝國走向覆沒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林、高兩家裡面主事的人看來是不懂這樣的道理,或者是懂得但捨不得,眼下搞煤礦就等於撿錢,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