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2/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五個郡,這點是誰都沒想到的,更出人意料的是,錦朝重新定都,新王城座落在錦城,隨之需要面對的就是靖王府和各部官員的搬遷。這是個浩大的工程,早在停戰協議簽訂之後就有了端倪。
只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牽扯會這麼大。最初的設想是在錦城成立中央官府,各郡官府在原址處理政務。誰能想到,最終搬遷的大部隊包括了各郡官府在內。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官府已經遷往錦城,京城安靜了許多。
大戶人家的觸覺都很敏銳,他們一早就嗅到了這是個機會,就看他們能不能抓住。很多家族都派人到錦城置家業,要是局勢穩定的話,那麼勢必有不少家族會在錦城安家,爭取分到第一杯羹。
“娘,女兒要是沒估算錯誤,這次應該全部家眷都隨行,只一些完全不得寵的侍妾可能被留在皇宮中,這些人在平時都是個擺設,有沒有她們一點都不影響女兒的前程。”季錦嫻心裡明白,她的對手從來不是這些透明人,她眼神幽遠,彷彿透過宮殿在看其它各宮主位。
“唉,不說這個了。宮裡的事,家裡能幫上忙的不多,最多不過送一兩個可靠的侍人進來,其他的都要靠你自己。”季大夫人有些感嘆,季家發展勢頭不錯,和那些位高權重的家族卻是沒法比,“對了,那個病秧子派人走了趟季府,老太爺已經將分宗文書給了他,按我的意思,就該將他除族。”
“娘,女兒知道你對大弟有怨,既然已經分宗了,以後可不要再做這些上不得檯面的事了。”季錦嫻對自己母親大多數時候是很滿意的,唯獨在季宣和這事上,她母親就容易衝動,盡做些讓外人恥笑的事。
就說上回收回季宣和在康平縣的田鋪一事,在季錦嫻看來,這行事就太小家子氣了,季家又不缺這點錢,大房掌家,這點小錢更不在他們眼中,這麼做完全就是在發洩。
“這個怨不得母親,每次只要想起他,我這心中總有股邪火,死命壓才能壓得住。好了,知道了,以後母親不再針對他成了吧?”季大夫人自己也清楚在對待大兒子的態度上,她有些過了,問題是她控制不住。
季錦嫻深知母親的為人,只笑笑,沒將她孃的話放在心上,這要能信,那人就不是她母親了。人都有親疏遠近,季錦嫻和季宣和之間沒有多少交集,更談不上有多少姐弟情份,自然是向著她母親的,縱使她母親的行為不當,撇開其他不談,就光看在母親是長輩的份上,她也會挺她母親。
季宣和就任知府的事沒有大肆宣揚,只季老太爺問起時,邱成才如實告知,兩地相距過遠,訊息不暢,季府其他人沒有特意問起,季老太爺也就沒說,導致季府其他人都不知曉,不然他們就得憤憤不平,心胸狹窄一點的,更是免不了要在背後說酸話。
“說起這個,娘就一肚子氣。這還真是個小白眼狼,送禮只送了老太爺的份,連我這個作為母親的,他都沒當回事,合該他獨立支撐家業。”季大夫人自是看不上季宣和送的這點禮,她在乎的是季宣和竟然撇開了她這個事實。她清醒得很,在沒有族人幫扶的情況下,一個人無權無勢,想要立足可不容易。
“娘,大弟歷來如此,當初女兒成了靖王爺側妃時,他也從沒來王府上走動過,更不用說送禮了。誰家姐姐成了側妃,作為弟弟的不來走親戚拉關係的?數遍整個京城,這樣的人也就大弟一個了。”季錦嫻語氣平淡,對自己這個沒多少情分的弟弟,她心裡淡漠的很。
☆、102|3。22
“啊嫻,你遷往錦城,娘不在身邊,你自己注意著點。咱們郡是如此,想來其他郡也不會差太多。到時候錦城必將是五王齊聚,達官貴人遍地,你從高高在上的妃子淪落到要和其他各郡王妃們平分秋色,心態放平點,這樣自己也能好過一些。”季大夫人知道這種落差不好受,卻也沒什麼解決的辦法,事情已定,不是她一個婦道人家能隨意改變的,不說是她,就算是大老爺,在這上面也沒有置喙的餘地。
“娘,這點女兒心中有數。當初在潛邸時,女兒不過是個小小的侍妾,那時都熬過來了,現在也受得住。”季錦嫻自己不擔心,該擔心的是其他那些一進王府就高高在上,或者直接是在王爺登上寶座時才進的新人,她們那樣才叫心高氣傲,和她們一比,季錦嫻的那點傲氣就算不得什麼了。
如今靖王爺不再稱帝,對她們這些後宮家眷管束就沒那麼嚴。住在京城皇宮時還好,規矩在那擺著,想要進宮探望兒女,都得要先遞牌子,經後宮之主同意才行。到了錦城後,規矩自是沒有在京城時那樣嚴格,和各郡王爺家眷往來也會逐漸頻繁,往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