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3/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吃到,海鮮乾貨也不是人人都愛吃的。邵雲辰沒考慮這些,他帶了許多,不送一些出去倒顯得他家小氣了。
季宣和作為夏縣丞他們的上官,其他官員的夫人自不會讓季家先送禮,在邵雲辰出手前,就紛紛上門拜訪,還附帶了禮品。
邵雲辰估算著各家送的禮,按禮的輕重給各家夫人送了回禮。回禮中不光有海鮮乾貨,還有一些京城時興的小物件。
來西林縣赴任前,邵雲辰就考慮到了眼前的情況,和他外祖母大舅媽一起在康平縣城採買了不少適用各家夫人小姐的小禮物。不然,他一個男人,哪用得上這些東西?
西林縣大多數官員都是當地人,產業自是置辦在當地。季家則不同,季宣和剛上任,除了銀子和隨聲帶來的行禮,那是什麼都沒有,連根青菜葉子都得在當地買。
季宣和不清楚西林縣的具體情況,但他知道西林縣和康平縣緯度相仿,冬天蔬菜品種定多不到哪去,便讓邵雲辰帶了不少菜乾。他這個決定並沒有白費,邱伯在菜市場上逛了逛,現在這個時節,能吃的蔬菜真心不多,除了土豆白菜還是土豆白菜。
豆腐豆芽之類不是沒有,只是對於百姓們來說,這些也不是他們能常吃的,一般都是家裡人饞了或來了客人,才會買上一些潤一下嘴。
季家當然不存在這個問題,只是能選的蔬菜就那麼一些,邱伯也變不出花樣來。反季蔬菜不是沒有,邱伯將西林縣市場和鋪子都轉了個遍,就見有一家在賣,只是那個價格,呵呵,比起康平縣城還要貴上不少。
季宣和並沒有仗著自己是知縣,就強行向人索要錢財物品的癖好,該多少就多少。邱伯自是清楚自家主子的性子,對此他也只能認了,該多少就多少。好在季家主子不多,每天採買的量不大,也沒多花多少。
有鑑於此,買田莊就率先躍入季宣和夫夫的眼簾。和在楊家埠不同,在西林縣買田莊主要是為季家人提供吃食,並不需要有多大。能買到大莊子那自是最好,沒有合適的,幾十畝也能湊合。
蘇知縣離任前,將手頭事物都處理了,季宣和接手後,一時間倒也無事。
西林縣雨水少,海拔高,光照充足,只要不起風,都稱得上是好天氣。
季宣和就挑了一個這樣的好日子出門。縣務他算是熟悉了,只是還不曾上手,趁現在閒著,季宣和便帶著衙役去看看他治下的田地情況,順帶去瞅一眼邱伯看中的那兩個莊子。
兩個莊子距離西林縣城都不遠,也因為近,莊子都很小。一個三十多畝,一個五十多畝,兩個莊子相距很近,中間只隔了一個田莊。
如今已臨近年下,田地上一片荒蕪,除了季宣和一行人,好半天才能看到一個人影。對於田地的好壞,季宣和不大看得出,邱伯也不擅長,看著旁邊的田地也都是如此,想來就算差也差不到哪去。回頭還是讓雲辰來一趟,季宣和不由想到。
看莊子只是順帶,季宣和並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他讓衙役帶著他去看了西林縣的水利設施。
西林縣只有一條河流過,還是那種不大的支流,每年的降雨量也不多,旱的時候,連人喝水都有困難。這樣的氣候,要種水稻之類喜水作物那是在難為他們。
西林縣缺水,卻也並非沒人種水稻,那些河流上游兩岸的田地上,會種植一部分,再多就負擔不起了。
季宣和看著西林縣唯一的一條河流——嵐河,很有撫額的衝動。河流目測只有兩三米寬,這也罷了,如今河水貌似離河岸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就這樣的河流,一旦遇上乾旱一些的年份,農田灌溉那是鐵定指望不上了。
之後幾天季宣和又看了其他的一些水源,例如溪流山泉之類,倒也不那麼令人絕望。西林縣和甘肅整體情況一樣,也是山地多,平地少,山上小溪流還算多,百姓們種些耐旱作物倒也能養家餬口。
如今田地處於冬歇期,季宣和再看也看不出個花來,他只大略轉了轉,做到心中有數,就回縣衙繼續琢磨縣務。
季宣和在他治下四處檢視之時,邵雲辰也沒閒著。他抽空去邱伯看好的兩個莊子上轉了一圈,又和其他田地比對之後,便決定將這兩個田莊都買下。
賣田莊的兩人都不是大富之人,也沒有門路認識新任知縣,知縣主君和管家,他們就更不知道了,在價格上和邱伯好一番討價還價才最終議定。
至於中人,邱伯早就告知他不用說出他們的身份,因為沒這個必要。季宣和不差這點錢,為兩個小莊子就要用上知縣的名頭,他還不稀罕。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