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3/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回到文府客院,季宣和就收到了訊息,說是明年要選秀,還是大選。
這訊息不止將季宣和夫夫弄懵了,連文府老太爺他們都一時沒轉過彎來。
仁泰帝都接近知天命之年,且近年來身體一直不是很利落,這都多少年沒選秀了,怎麼突然決定明年開選?裡面若沒什麼緣由誰能信?錦朝可不像清朝那樣,官宦女兒都得讓聖上先選一遍才能自由婚嫁,也沒有給宗室隨意指人的習慣。
☆、第3章 。22
錦朝各代皇帝選秀並不頻繁,大多都只在年富力強時三年舉行一次,一般過了不惑之年,選秀就基本停了。
選秀主要服務物件是當今聖上,其次是為宗室挑選佳媳。由此選秀直接分為兩批,而並非皇上挑剩了再指給宗室。
雖則如此,各家各戶卻並不能提前知道,報上去符合要求的人選究竟是挑給皇上還是挑給宗室,這些只有等到各地上報的名額齊全,聖上下發旨意之後才能知曉。
如此一來,命運好壞誰都不清楚。
文府已經接到官差關於當今明年選秀的通知,那麼一切都已成定局,但凡符合要求的人選都得如實上報。看來文府在京城的勢力還是不夠,不然的話,即使在當今眼皮子底下,也該當能提前知曉才對。如今這樣,卻很是被動。
今上並不愛男色,之前的選秀就不曾出現秀男。至於有這方面需求的宗室,那就不在聖上的考慮範圍之內,全讓他們自行解決。
這次選秀和以往幾次都不同,男子也包括在內,這也是導致文老太爺他們聞之一愣的原因之一。
男子嫁人不是錦朝才興起的,之前的朝代就有這樣的習俗。正所謂上行下效,只有上層人士都認同,百姓們才會欣然接受。
男子畢竟比女子地位要高,也是一個家庭的支柱,名額比女子要少上許多。姑娘們但凡符合要求的,沒有門路就得老實上報,至於能不能進入初選,那不是她們說了算的。而男子則不同,符合要求的每一戶人家,嫡長子不在此內,除此之外,一家最多出兩個男子。至於是嫡是庶,只要官差遞訊息時,沒有特別要求的,那就任憑各家自己決定。
這個訊息,對志向高遠的少爺公子們來說不異於是個晴天霹靂,而對那些本就生活不如意之人,卻不失為一條好路子。
這次是大選,除了官宦富商之外,還包括平民百姓。選秀出身的,但凡被選中,再不濟也是個主子,這對於百姓們來說誘惑力不可為不大。錦朝幅員遼闊,自是不可能所有百姓都有這個機會,每個縣都有一定名額,這些名額就掌管在各縣知縣等一干官員手中。
當明年大選的訊息傳遍整個錦朝時,不少百姓們都為之而激動異常。選秀是三年一場,大選可就不一定了,一代皇上,最多也就辦個兩三次,有一些乾脆就登基之時才有這種盛況。
對於百姓們來說,這樣的機會真的不多,家裡只要有人選上,就算只是個小小的侍妾,那也是宗室的良妾,地位比平民百姓不知要高出多少,對他們來說,可不就是一步登天?
百姓們是高興了,官宦們可未必。要是放在以往就算了,現在這種敏感時期,若家裡有人被選中,還進了皇子們的府上,對他們來說可未必就是好事。這就等於是變相的和皇子們繫結,此後他們做起事來不免有些束手束腳,支援不是,不支援也不好。
選秀這事,本身和季宣和夫夫沒什麼關係,只是季府和文府都在選秀範圍之內,兩人也不能當沒這回事。
各府小姐沒什麼好爭的,只要符合要求都需要上報。可就算如此,各府都不能平靜,看不入眼的,互相使絆子的不少,報名時間內競爭者是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少爺們就更難說了,有的不想要這個名額,有的卻千方百計爭奪。府裡當家人能耐不夠的,一時間被這些事弄得手忙腳亂,府裡被折騰的烏煙瘴氣的也不在少數。
大選人員眾多,第一步就是報名的同時捎帶上秀男秀女的家世畫像,經過篩選之後,透過了這一關,秀男秀女們才能進京參加初選。
季宣和也就剛聽到訊息的時候怔愣了一會,過後就將之擱置一邊。他在錦朝待了七年,也知道錦朝男子能光明正大出嫁,但在聽到選秀還要選男子時,仍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
呵呵,這和現代真是不一樣呢,季宣和不由笑出聲來。
季宣和的親姐季錦嫻符合選秀的要求,不知道她現在有沒有定親?若沒有定親的話,估計就要參選了。季宣和與她沒什麼感情,卻不能當她不存在。不犯事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