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2/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確的目標,改動起來就更加得心應手,再加上季宣和在一邊提意見,兩人在年前總算將兩張圖紙給搞定了。
當然說起來輕鬆,實際上兩人花在上面的心思非常多。白天邵雲辰努力改圖紙,一旦有了改動,等到晚上,季宣和就拿到寫手系統裡鑑定。一遍遍修改,一次次鑑定,直到再沒明顯的缺陷時,兩人才告一段落。
做設計很費腦子,季宣和只不過打打下手,提提建議,饒是如此,等圖紙徹底定型之後,他也累得夠嗆。更不用說邵雲辰,他可是主力,沒有邵雲辰,光靠季宣和可辦不成事。
圖紙效能沒有多大改動,和邵雲辰原先預計的差不多,只是將存在的缺陷都給改了,機器使用更加靈便,壽命也更長。
望著最終定稿的兩張圖紙,季宣和同邵雲辰都很有成就感。兩人相視而笑,狠狠睡了一天,才精神抖擻地迎接年節的到來。
光陰荏苒,如白駒過隙,一去不復返。
很快,就到了文昌元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文昌帝還沒坐穩皇位,錦朝表面上仍是一片祥和,絲毫沒有要打仗的樣子。
季宣和正愁沒有賺錢的營生,如今有了邵雲辰新設計的紡紗機和織布機圖紙,他自然不可能賣給別人。而要自己做,就得重新找個宅子,還得找工匠和織工。
新找的宅子離季家工坊不遠,方便看顧。工匠並不好找,幾個月下來才湊齊了人數。
人多好辦事,工匠一到位,馬上就著手開始製造紡紗機和織布機。為了不讓技術外流,這些工匠都是從人市和人牙子手中買的。
個人能力有限,憑一家之力,季宣和只能保證西林縣城沒有乞丐出現,其他村子,他就無能為力了。就算縣衙每年都有救濟,也不能保證百姓不會賣兒賣女。畢竟救濟只能讓他們勉強餬口,想要吃好穿好住好那是不可能的。
再說就算西林縣杜絕了賣身為奴的事,人牙子還能從其他州縣著手,奴僕之事根本禁止不了,季宣和也沒想過去禁止,他並沒有這個能力。
紡紗機和織布機比現代的機器要簡單許多,在眾位工匠的努力之下,沒幾天就製作完畢。
段媽媽秋霜幾人上去試了試,發現效果不錯。
邵雲辰在邊上看她們的操作,看完之後眼角都不禁上揚了幾分。季宣和藉著袖子的遮擋,輕輕碰了碰邵雲辰的手以示讚揚,兩人不由相視而笑。實業比開店鋪有保障多了,更何況季家有自己的布莊,就算銷路一時沒開啟,也不用擔心布匹會大量積壓。自產自銷,成本優勢是別的店鋪比不了的。
☆、61|3。22
雲記布莊貨源很平常,大部分佈料都來自本縣和周圍縣鎮,偶爾布莊掌櫃才會跟隨西山莊子管事僱工一起前往臨州府進貨。
雲記布莊沒有多少特色,布料基本都是中低檔次,本著誠信經營,薄利多銷,布莊生意才能維持如今的樣子。
現在雲記布莊有了邵雲辰新改進的織布機,就算織布速度只略微提高了一點,也無法磨滅季家眾人的興奮之情。
新的織布機可是能織不少花紋圖樣的,不管是簡單還是繁複,只要圖樣設計的獨特,織出來的就是獨一無二的布料,縱使被人模仿,那也有個過程。若布莊一直能推陳出新,就不怕被後來者居上。
西林縣有棉麻,邵雲辰自然不會捨近求遠,去遙遠的南方進購蠶絲。季家新開的雲記織坊只織棉麻布,綢緞之類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只有這樣,成本才能壓縮到最低,也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則。
工匠就那麼多,為了保密,季家也不可能請外來匠人,製作紡紗機和織布機的速度就不能保證。製作好一架就投入一架,雲記織坊慢慢成型。
因著紡紗織布比較講求耐心細心,雲記織坊裡多半都是婦人。錦朝講究男女大防,故而云記織坊一分為二,將男女完全隔離開,免得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季宣和在現代沒有近距離見識過織布機,卻聽到過織布聲,那聲音嘈雜不堪,很是擾民。原本他還擔心噪音的問題,看了實物,見過段媽媽她們織布之後,他便將未出口的擔憂給放下。織布效率低也有低的好處,至少不會產生那麼多汙染環境的噪音。
雲記織坊有條不紊地籌建中,春天的腳步漸漸臨近。很快季宣和就恢復了白天上衙,晚上碼字的生活。
春光無限好,只可惜西林縣一颳風就沙塵漫天,到了這種時候,再美的風景也是無人欣賞。這一天,正是這樣塵土瀰漫,卻有浩浩蕩蕩一隊人馬迎著風沙慢慢接近西林縣城。
“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