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王與重臣,有王室的禁衛軍在守護。
等勝利的大軍歸來時,遠遠的,能瞧見了那一眼望去,似乎望不到際頭的軍隊啊。
“禮樂……”
這等時候,豈能沒有奏響了樂典?
在傳統的文化中,那自然是典禮與樂章的。
與此同時,還有詩歌以和唱。
不過,在劉長石最初的教導裡,教導的是詩經秦風中的《無衣》。為何?
無外乎,他中愛了奮三世之餘烈,一統中原的那種氣魄。同時,也是一種自我的警告,不要忘記了,秦二世而亡的悲劇。
以史為鑑啊。
劉長石就是這般時時在提醒了他自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在禮樂之中,軍中唱起了《無衣》。君王自然上前,走到了專門搭起的高臺之上,在立定的軍隊面前,深深的一躬。
爾後。
是王室的樂章在《無衣》之後,奏起了諸侯之音。
這是編鐘的奏鳴,這是曲章的合樂。其實。這更是君王對有功將士的感謝。這是音樂,這更是一種讚歌。
當然。
傳令兵更是在騎著馬,像著這些歸來的將士,傳達了君王的賞賜。
那是財富的賞賜,那是將士們最好的撫慰。
軍中,因為軍紀。將士們眼神是熱烈,可人人都立得標準,他們沒有任何的雜音。他們在聆聽了傳令兵講述了,君王的感謝。
這一場的郊外親迎。
與其說,是為了感謝了將士。不如說,這是君王劉長石在做了場戲。因為,他需要了牢牢的握住了軍權。
他在宣示了,他是這個國家的王。
這些將士們在意嗎?他們在意的,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朝為田舍郎,慕登天子堂。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白了。
那向上的階梯在那兒,只要有的話,那麼有本事的人才,就會被納入了這個集團之中。這是君王天然的大義優勢。
等到這一場郊外的親迎結束後。
這不算真正的完結。還有賞賜,還有宴飲。
那王宮中,眾臣的同樂,才剛剛開始。
這是一天的熱鬧,這是一天的繁忙。對於君王而言,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君王手執社稷的權柄,自然也是要付出了的。
在王宮裡。
這一晚。
君王又是歇下的很晚。
作為枕邊人,付王后自然知道的,她的夫君又要思量了重要的事情。哪怕是宴飲結束了,也沒有停歇的時候。
只是,她心疼了。
所以,付王后在默默的守候。她從來不會反駁了君王的意思。她只是靜靜的陪伴。
第176章
宣文六年,這個冬天。
天氣是冷的,可漢京城氣氛是熱乎的。
奉國老夫人在這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