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舊以太上皇為儲,甚至為了避免兄弟相殘,還將瓊王與齊王皆遠遠的打發出了長安,以憲宗皇帝的英明,如何會不知道太上皇既然對我叔父記恨已久,一旦登基,自然會對杜氏不遺餘力的打壓,如此長安不攻自亂,正給諸鎮大好時機,貴主以為,憲宗皇帝豈會為皇室,為夢唐,留下如此敗筆?”
元秀皺起眉,實際上,這也是她所想不明白的地方。
無論憲宗皇帝與文華太后的感情有多深刻——如今更是知道了憲宗當年娶文華太后的緣故,最初不過是為了保命,但即使如此,憲宗皇帝也未必會感激文華太后,畢竟那一個讓懷宗皇帝諸子暴斃的暴斃、戰戰兢兢的戰戰兢兢的王太清,還是郭家的女兒身邊出來的。
即使憲宗與文華當真是琴瑟和諧,但憲宗這樣的英主——英主也意味著,必要時,他的選擇,將一切以帝國為重,或者說,以李室為重!
豐淳與杜青棠的仇怨因文華太后之死而結下,那時候豐淳不過十二歲,他心中的仇恨與怨懟在憲宗皇帝面前絕對無法掩蓋,憲宗費盡心機從王太清手下逃出生天、又誅殺曲平之,征伐諸鎮,中興夢唐——這樣一位英主,他如何甘心為了與文華太后的那點情誼,讓自己的心血在自己死後被子孫敗壞殆盡?更別說他還曾為了信王李佳之死,冷落文華太后並豐淳近十年!
若是豐淳英明果斷之處更勝憲宗,足以對付杜青棠並振奮李室,也許憲宗皇帝這麼做是為了自己不沾染一個鳥盡弓藏的名聲,將重臣留給新君收拾,也能讓新君儘快的立威。
畢竟憲宗再是英主,他首先姓李,若讓他選擇,杜青棠與李室,無論前者為他立下多少功勞,他終究會選擇李室。
但豐淳才智尚且不及憲宗,即使有著正統的優勢,他也不會是杜青棠的對手,這一點,元秀當初看差了,可信用杜青棠一朝的憲宗,卻絕對不會看錯!
杜拂日淡淡的笑了:“這是因為,憲宗皇帝駕崩前,其實已經為這樣的局勢留下和解之法,只可惜太上皇,親手毀了!”
一道雷霆轟然劈過,閣外的雨聲更密,一陣比一陣急的風雨捲入,讓元秀生生的哆嗦了一下,杜拂日屈指一彈,支在窗上的木棒骨碌著滾到了外面的屋簷上,窗吧嗒一聲合上,風雨之聲頓時小了許多。
“憲宗皇帝曾給昭賢太后留下密詔,貴主十五及笄後,下降於我,這是因為太上皇自幼重視文華太后,文華太后臨終前叮囑太上皇無論如何要照應好貴主,太上皇算不上英明,但也算不上太過昏庸,因此若是太上皇一直重視文華太后,因此對杜氏怨懟難去,那麼因著貴主的緣故,加上杜氏到底還是比較有用的,必然會緩和對杜氏的態度,如此,叔父依舊致仕,由我以駙馬身份參政,背後有叔父指點,到底也不至於君臣反目;若是太上皇年歲漸長,為社稷故,不再計較郭家之事,那麼貴主下降杜氏,也能使太上皇倚重起來更放心些。”杜拂日低笑著道,“貴主也不必責怪憲宗皇帝早早算計了貴主須知道我這些年在長安聲名不著,本就是憲宗皇帝之意,在貴主還年幼時,憲宗皇帝不時便會秘召我入覲,親自考核,總也不肯委屈了貴主的——昌陽公主的駙馬崔風物,因在長安少年中最為著名,從而在昌陽公主選駙馬時,奉召入宮,他與李家十娘之事,雖然知曉之人少,但又怎瞞得過憲宗皇帝,兼之這道旨意,憲宗皇帝不欲先發,這才令我蹈光養晦,莫學崔風物一般招搖過市,免得將來貴主嗔怒”
“憲宗皇帝這麼做,也是因為昌陽公主下面,還有一位東平公主,若是我時常出入坊間,恐為東平公主看中,引起姊妹不和,這也是憲宗皇帝欲化解太上皇與杜氏之仇,故意將這道旨意留給昭賢太后,讓太上皇親自下達,文華太后與郭家之事過去不過十幾年,如今朝野尚未完全忘記,如此也可為太上皇博一個大度的名聲!又恐太上皇不允,因此此詔特特給了昭賢太后,若太上皇在貴主及笄後,依舊不肯允婚,或者有為貴主另擇駙馬之舉,昭賢太后可以此詔明示天下,如此太上皇也只能親自下詔讓你下降杜氏所以,你及笄前,昭賢太后溺斃於龍池。”
“你若想問叔父與我是幾時設此局的,那是因為昭賢太后手中那道旨意,憲宗皇帝生前便已告訴了叔父,甚至曾言,若是太上皇有意阻攔,叔父可設計促成此事當昭賢太后忽然溺斃後,我們便知道了太上皇的選擇。”
杜拂日靜靜凝視著元秀:“所以阿煌,你本該就是我的妻子!否則昨晚,我為何用上了迷魂香,也要將你留在宮外?”
第三百四十六章 家國(十)
“先帝既然想到了以本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