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哥哥也是我的superhero。
(畫外音)
清讓:說好的獨一無二呢?
沐星:難道你不該質疑一下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喜歡骷髏的事情嗎?
鹿鹿:妹妹說以後要成為考古學家,我覺得我們應該支援她。
白阿姨:之之啊,你埋在菜園東南角的芭比娃娃,過幾天記得把她挖出來哦。
作者有話要說: 已瘋,勿念。
☆、番外葬禮與婚禮
那一年他九歲,第一次參加葬禮。
去世的人並非是顧家的親眷,而是母親表妹的高中同學。因為母親表妹遠在阿富汗,無法及時趕回來,便請母親代為獻上悼念之意。他原本與朋友約好去一場智慧科技展覽會的,但那朋友臨時生病,便取消了。他在家無所事事的時候,父親便讓他陪母親前去。
母親有些猶豫:“可,那是葬禮。。。。。。”
父親說:“正因為是葬禮。他已經九歲,應該開始通曉生死輪常的道理了。”
就這樣,他被穿上一身黑色小西服。母親則是一身束腰黑裙,一頂黑絨禮帽,邊沿垂下網紗,顯得優雅肅穆。
他並沒有隨母親進靈堂,而是坐在了花園裡的一張長椅上等待。即使這樣,他還是能夠聽到從靈堂傳來的哀切哭聲。
他忽然覺得冷,繫緊了胸扣。
死亡是什麼?
生物學理論為,機體內同化、異化過程這一對矛盾的終止。更實際的衡量方法是,腦幹死亡12小時或以上。
死亡本身並無太大爭議。
一直縈繞著宗教和科學的是靈魂的存在與否。
《楚辭》中的哀郢篇有一句:羌靈魂之慾歸兮,何須臾而忘反。
他也曾偶爾在奶奶的藏書中看到,人有三魂七魄。三魂,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七魄,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因。
而與這種觀點有相似之處,是美國心理學家Stuart Hameroff和英國量子力學家Roger Penrose提出的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譯名為“調諧客觀還原理論。”他們認為意識類似於大腦內一臺量子計算機的程式,即使人類死亡,這個程式仍然可以在宇宙中存在。換句話說,意識本就是宇宙的一部分。
雖然父親將這個理論仔細解釋過給他聽,但以他目前有限的認知與閱歷,仍是無法透徹理解。
他並不懼怕死亡。
死亡是可以探測和衡量的,如同一個人的出生。
他害怕的是一種朦朧的、似有若無的意識,也許真的存在,也許只是自己心理作祟,但惱就惱在,無法證明,亦無法駁倒。
花園裡時常有人來回走過。沒有人同他說話。
這個家的女主人去世,全家都沉浸在哀痛與混亂之中,沒有人在乎一個安靜坐著的小男孩。
他幾乎覺得自己隱了形。
直到,一個老婦人牽著一個小女孩向他走過來。
“小弟弟,你能不能幫婆婆照看一下妹妹?”老婦人問道。
他瞥了一眼小女孩,兩三歲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