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跟緊,聽聞天子與太房一樣關切。
可她想象不出,他會和什麼樣的女子結婚。在她直覺裡,他似乎未有心儀的物件。
說回叔權,十歲離家之後,一年回家探親不到兩次,每次匆匆來匆匆去。泮宮、大學是他三十歲之前的主要活動場所,除了學藝磨練自己的技藝,攀附達貴應是他最主要的目標。因此,樂業與呂姬為了培養這個獨子,每年投資在叔權的經費絕不會亞於自己的消費。這些錢來自於哪裡?呂姬作為世子之妻,在宅內握有一定的決定權。求她辦事的人,都心裡喊苦,因為她要求的報酬是一般夫人的兩倍之多。
若阿採所言是真,那麼,呂姬這次上京來,是帶了多少金子準備為世子打通關係的?
季愉想想,真是好奇了。
伯怡怕引人注目,只帶了她和兩名寺人上街。
季愉不明的是,為何伯怡不坐車或是坐肩輿,偏偏要行走這麼長遠的路。是的,他們出宅之後,已是走了大概有四分之一個時辰,還不見目的地的樣子。而既然是能出一趟室外,她不會浪費這個大好的時機,一邊走一邊沿路觀賞風景。
其實除去身上沾惹的一身麻煩,能安靜地欣賞天子之都,是何等的享受。一輛輛懸掛精美帷幔的馬車從大道上經過,赳赳雄武的男子騎在馬上意氣風發,美麗的女子藏掖於帷幔後邊,只露出曳長的衣袂如繁榮的一朵花。優雅、高貴的風景線,令人不由仰目而望。與此同時,頭上扎著總角的孩童嬉笑打鬧,和藹的婦人懷抱嬰孩,街頭的平和市井一樣惹人憐愛。
季愉抬抬斗笠,看到對面街上站了一個人對著她這邊。她正吃疑,對面那人也將笠沿抬了起來,露出了一雙懷帶憂愁的眼珠子,用一種略帶疑惑的眼神望著她。
前面伯怡發現她停下了步子,順她視線望向對面。可惜中間馬車來來往往擋住了視野,伯怡只好問:“可喜,可有認識之人?”
“無。”季愉立刻是將斗笠壓低。雖然她曾推斷過司徒勳十有**是貴族,但未想到是在這樣情況下再次相遇。而且,為何他還是穿得像個百姓男子?
伯怡看不出端倪,回身走進了就近的一間路室。
季愉跟她進去後,避開喧譁,尾隨引路的寺人往深處走。見走廊兩側的居室沒有設門,只有門簾。寺人掀開一間居室的門簾。裡面坐了一個年輕男子,手裡正抓著塊牛肉,剛在用食。看見伯怡,他也不見怪,把牛肉拋進嘴裡咀嚼,舉爵喝了杯酒,才對伯怡說:“貴女來了,請坐。”
伯怡對他一樣不見生,走進去坐於他對面的席上。季愉是一刻怔疑在了門口。眼前這個人化成灰她都是認得的,正是她一路忽然想起的叔權。這個與她沒有血緣關係的兄長應是在大學唸書,如今跑和伯怡見面,為的是何事?
“寺人都在外面候著吧。”叔權拿條幹淨的布,仔細擦拭沾到肉油的手指。
季愉慶幸他向來驕傲,從不看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她立馬走到門外,兩層厚重的門簾耷拉下來。既然主人沒看,季愉和其他兩個寺人都在走廊裡頭蹲坐候命。她的眼角偷窺著門簾下方,叔權被日光在地板上拖長了一角影子。
只記得最後一次在樂邑見到叔權,大概是四五年前。叔權回家,不見她們三姊妹,只拜訪父母與女君。祖父病後,他特意回來過一次探望樂離大夫與樂芊夫人。女君對他的評價是:禮儀有主公當年風範。可見他在夫人們心裡的形象比他父親好。但是,他與樂業一樣,論及樂技,一般般。
幾年前他歸家的那次,季愉能撞見他純粹是湊巧。當時他正在室內與呂姬攀談,母子倆談得甚是開心,笑聲一陣陣飛到庭院裡。呂姬最疼的,當然是這個將來也會繼承樂邑的兒子。奇怪的是,叔權不像兩個阿姊,對母親十分盡心。
遠遠是看見季愉在庭院中路過,叔權叫道:“哎,阿妹幾年不見,個兒長高了。”
呂姬玩笑似地接他的話:“你阿妹吃了米,盡是長個子。”
“阿媼如此說阿妹,阿妹必是要傷心。”叔權奇妙的地方就在此,對她似乎也關心體貼。季愉一直以為,他很好地繼承了呂姬的一些東西,比如滑頭滑腦。
“是。”呂姬沒有駁他的話,突然間因此而關心起一向不起眼的三女來,喚道,“季愉,過來,來見你阿兄。”
那時候姜虞才走不久,季愉因分離傷心著呢。她慢吞吞地走過去,爬上臺階,按照姜虞教導的,向呂姬和叔權跪拜道:“阿媼,阿兄。”
季愉抬起臉時,呂姬眯著眼睛好像許多年了才看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