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吾,乃韓氏出身。吾家門中,有一夫人十分尊貴,據家中人言,為太師倚重之人。可惜,吾與此夫人失去聯絡多年。”
里氏眼皮又跳了跳。看來這風野,是韓氏遠親。至於是不是真正的遠親還難說。而那位尊貴的韓夫人一事,肯定也是風野家中人苦苦覓求想攀上的。只可惜,風野的家可能地位不高,與韓氏名門親緣關係並不近,要見韓夫人一面實屬艱難。所以,風野必須全方位地撒網,託人關係,不放過一點機會。但是,風野說的這話裡頭,明顯還透露了一個訊息:這位未來尊貴的宋國女子,與韓夫人太師都有關係。不定是由太師和韓夫人帶回國。基於此,里氏對於風野的請求,不敢有怠慢,答:定會鼎力相助。
眾人享飯後,皆心滿意足,散去。
阿魚上前恭喜里氏,道:“眾倉人,對於阿姊再無戒心。”
里氏嘆口氣:是,都對她沒有戒心了,因為大家都當她是紙老虎了。
任氏見到,道:“能不為而勝之,甚好。”
此話讓里氏與阿魚都斜頭望向她。緊接里氏在阿魚耳邊竊竊私語起來:你說,我這個嫂子究竟什麼來路?
阿魚笑笑擺擺手:不急,不急。眼下還有我和阿姊急需要做的正事。
什麼事?不是說了不用管那些倉人嗎?里氏疑惑。
阿魚答:倉人可以不管,但監工不能不管。
你丟一樣東西不打緊,上面的人管不了這底下的細節。但是,你要呈上的貢物,要討上邊人歡心的,做不好會被人藉口翻盤的,這才是利害之處。
里氏一聽,心頭又被吊了上來。第二天清早,她不敢再佔著自己如今的名頭而晚睡,與阿魚一塊到作坊裡巡查。
作坊地方狹隘,土木建築粗糙,四面透風,然擁擠了上百個工人做事,使得屋外寒風肆行,而屋內熱火朝天。那些身穿葛布的女工們,一個個挽起了袖子打赤膊,仍滿頭大汗。
里氏深嘆以前自己便為這其中的一份子,恐未來做不好事情又回到此地,一面為自己憂愁,倒也不知阿魚所說之事該如何入手。
阿魚不吝惜行走,在作坊內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並不時停步仔細觀看。
監工早己收到風聲,知道里氏昨夜己與各倉人和解,對里氏的行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是不想這麼快對里氏低頭,也不敢隨意像風野昨天放肆的動作。他們遠遠地旁觀著,就是看不出里氏與阿魚這一趟行走有何目的。
里氏在眾女工裡頭,只覺寒熱交替,催促阿魚:發現什麼了嗎?
阿魚那副專注的神態,卻彷彿被女工們的動作給吸引了般。
首先是選繭、剝繭。女工們在籮筐中剔去黴爛和小繭,剝去繭衣。緊接這些挑好的繭倒入溫水中,另一批女工用手將繭按入水中,按三次後,雙手舉盆振動,引緒。引出的絲緒又有再一批女工將絲繞到紋絲器上形成絲絞。這些絞絲器一排排的,壬字等多種形狀的架子。絞完的絲還得捻成強捻絲,因而有了手搖的機器,機器上裝有陶製的錠輪。
工序繁多,足以讓人眼花繚亂。若要一一監督到每個人的勞作,不是易事。何況,做到監工之位的人,基本都是喜愛偷懶的。看誰手中似無動作,便裝模作樣訓斥一番,之後又坐到了一邊乘涼去。
在里氏再三的催促之下,阿魚緩緩起立。一出一入作坊大門,她自始自終一言不發。里氏跟著心裡頭忐忑,卻不敢輕易發問。
直至出了作坊有一段距離,阿魚方是開口:“阿姊有何想法?”
“未有。”里氏著急作答,“阿妹是何想法?”
阿魚未與她正面對話,只將目光放到跑來的寺人身上。
這忽然出現在她們面前的寺人里氏是不認得的,里氏不自覺地感到驚奇:阿魚是什麼時候收攬到人的?
阿魚也不會告訴里氏更多的秘密,只默默接過那寺人手中的布一卷,點下頭,那寺人便離開。
接下來,她們兩人是往曹姬之前召她們談話的木屋走去。
寺人阿露幫她們開門,道:“夫人在屋裡,待吾進去稟告一聲。”不會兒,她進去又折回來,道:“夫人讓汝等進去回話。”
她們兩人便尾隨阿露進到屋子裡,見曹姬斜臥在棉席的玉枕上,半閉著眼睛,神態平和,似睡非睡。
阿露磕個頭,票告道:“夫人,人帶到了。”
曹姬起身,盤腿,腰板挺直,道:“奉茶。”
阿露立即斟水倒茶。里氏畢恭畢敬接過茶碗,阿魚手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