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如壎如篪
“姜虞,姜虞——”
那身材修長的女子佇立在坡頂。她優美的身體如柳樹一般迎風而展,頭頂的雲髻中間插了一支素白的骨笄,回過頭來,向我微微地笑。其笑如飄忽的雲朵,雅而輕靈,卻從不向我伸出手。
我仰視她,以為她那雙眼瞳是天上女神補天時遺漏的玉石,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然而,鮮少人知道,這雙美麗而顯得高貴的眼睛是看不見萬物的。
“貴女。汝可是傳我?”姜虞說。
我張大小口,噎著口水。對於在樂邑的母親呂姬,如果說我有一丁點兒的害怕,那麼,對於食母姜虞,我是深深地敬畏。
姜虞是個怪人,在宅裡的寺人都這麼傳說。我不知道寺人的話是為了排斥作為瞎子的姜虞,還是為了嚇唬我這個幼稚的孩子。但是,姜虞的行為舉止確實是有不合常理的怪處。
比如,姜虞不喜歡呆在宅中,素來喜歡行走四方。據聞,在被呂姬任命為我食母之前,她經常單獨外遊。等我長到能走路的年紀了,她開始帶我出行。
為此,呂姬並不介意姜虞帶我走出樂宅去。按照姜虞的說法,呂姬認為,一個優秀的貴女應是優雅得體,深居於宅中,宛如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姜虞自小培養我往外跑,不符合上流貴族女子的風氣,我遲早會變成一隻不受歡迎的野貓。因而可以得出,呂姬不愛我。固然,我身掛為呂姬女兒的牌子,然呂姬不是我生母。當這個真相被告知於當事人時,對於哪一個孩子來說,知道了自己是個出生不明的野孩子,永遠將不會得到父母的喜愛,都是一個幾乎無法承受的打擊。
姜虞卻把這一切都告訴我了,在我稍微懂事的年紀,便一字不漏地告訴了我。
曾經,我因此而惱恨過姜虞。如果她不把真相告知我,我便能以為自己只是受到呂姬的稍微冷淡對待而已,我還是能把呂姬當做自己的母親。一個有母親的孩子,她的成長歲月總是豐滿的,不會是孤寂的,不需像我如此整天提心吊膽的。可是,自從謊言被拆破以後,我再也無法輕易信任人。我像只被丟棄的小刺蝟一樣,每天都要豎立毛刺,以防遭人襲擊。
姜虞似乎早有所料,對於我能變成一個這樣的孩子,深感滿意。甚至,為了鍛鍊我的獸性,她帶我出行的地方都不是城鎮,而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在這樣充滿大自然靈氣的地方,我的聽力、視力、嗅覺等五官有了質的飛躍,達到了一般人無法達到的高度。因此,在這基礎上,當姜虞教我樂藝的時候,我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很快便掌握到了樂的要領。可是,姜虞教我樂藝的目的不是為了在宅中獨樹一幟,出人頭地,相反,她教我有才要學會隱忍。
我從她所教的,總是能直覺地感受到她身上來自於遙遠的一股力量,這種神秘的威信遠比呂姬強大而可畏。
“姜虞。”我終於心懷忐忑爬上了坡頂,站在她身邊,蹲下來抱著累了的膝蓋頭說,“姜虞來自何處?宅中寺人說,姜虞不是樂邑之人。”
“與貴女同,非樂邑之人。”姜虞笑答。
我聽這話,又覺悲傷和驚奇:“姜虞不想念自己親人?”
“想。”姜虞的回答因理所當然,變成了輕描淡寫。緊接她招招手,與我同在坡頂坐了下來。
此地的丘陵在春色下一片碧綠。我遠眺天邊綿綿的雲山,俯瞰下方來來去去的行人與車輛。
今我與姜虞已是出行的第十日。我年紀方幼,不知天下之大,也不知此地為何處。姜虞眼不能視物,卻不妨礙於識路。一直以來的出行,她都是借他人的眼睛辨識方向。這點,足以讓我驚歎。只要不是在樂邑之內的地方,只要是在不知道她是樂邑寺人的地方,所有與姜虞相遇的人,都不自覺地當姜虞是貴族女子,給予尊敬。
曾有一次,一輛豎著貴族大人旗幔的高貴馬車從我們身後奔來,與我們擦身而過。車裡的大人無意中從掀起的帷幔望見姜虞,便急忙令人停車,並親自下車邀請我們上車同行。
“大人。”姜虞向著那一身玄衣繡章,儀態不凡些有年紀的男子鞠躬辭謝,“我與貴女出外遊行而已,不需勞大人費心。”
“夫人。”男子甚是親切地將姜虞低下拱手的雙臂扶起。
“我只是一名寺人,服侍貴女之人。”姜虞推卻道,以卑禮自詡。
男子聽完這話,神態似是不信的。他以驚疑的目光掃視姜虞優美的體態與美好的嬌容,語含深意說:“若汝為寺人,其祖上必是並非為寺人。”
姜虞不直答是還是不是,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