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繁多,應該指的就是三江源頭,因為那裡有無數脈脈細流,清朝時,康熙皇帝命人探測青藏地區的江源,使臣到達之後,面對那麼多河流,有些束手無策,回章上奏的句子裡,甚至還用了一句相似的比喻,以解釋自己為什麼定不了正源,叫做“江源如帚,分散甚闊”。
地開門,風衝星斗——洞口應該是平開在地面上,洞裡有風,因為只有直上直下、從洞穴深處往上吹出來的風,才有可能“衝星斗”。
***
易蕭說:“一直以來,三姓每一代,只能出一個水鬼,而且,這家出了之後,下一代會出在哪一家,完全沒有規律可循,比皇帝翻女人的牌子還飄渺。有人打過比方,三姓的子弟,人人都長了水鬼的皮囊,人人都有可能,區別只在‘點睛’,老祖宗賞了誰飯吃,誰就等於被‘點了睛’,這能力,羨慕不來,偷不來,也搶不來。”
宗杭喃喃:“所以,在你們心裡,漂移地窟是個神奇的地方,你們覺得,到了那兒,說不定就能獲得這種能力,是嗎?”
易蕭失笑,無限感慨:“是啊,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
那些有生之年當不了水鬼的人,悻悻之餘,發的狠話都大同小異:“信不信老子去三江源走一遭,要是運氣好,掉進了漂移地窟,出來之後,能當水鬼祖宗!”
不過千百年來,對這所謂的“漂移地窟”,大家也只是提提而已,畢竟“開金湯”一直都很順利,隨之而來的收益,更是讓人人都能活得富足。
順便插一句,為了避免引人猜忌,三姓中不少人也會拉打幌子,入其它行當,譬如馬戲箍桶鋦大缸、製陶捏面估衣匠,因著不為謀生,都是興趣愛好,反而更加專注,出了不少行家。
直到近百十年,突然出現了翻鍋,三姓才開始重點關注江源地區,甚至一度派專人在那裡駐守,想方設法打聽關於“洞”的訊息。
在此期間,翻鍋接二連三,更讓人不安的是,七試八考裡選出的水鬼,質量一代不如一代。
***
易蕭說:“你也算‘破過鱷’,但你知道,最初的‘破鱷’,要求是什麼嗎?”
“要單獨一個人,穿上防腐蝕的貼身皮衣,只憑鱷擋、烏鬼匕首,對付數十米長的巨鱷,要被鱷魚吞掉,然後破腹而出,這才叫‘破鱷’。”
“可惜啦,幾代之前的水鬼,就已經做不到了。”
宗杭心裡砰砰亂跳。
他想起易蕭曾經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我會變成這樣,你會變成這樣,都跟他們翻鍋有關。
現在看來,這話其實說得並不確切,真正的前後關聯應該是:因為接連翻鍋,返祖能力逐漸喪失,所以想去找漂移地窟,然後才出了事。
他喉嚨發乾:“所以,你們就去了漂移地窟?”
易蕭沒說話,但那眼神,顯然是預設了。
***
老祖宗口占的那四句話,神奇地和當時的一些狀況能夠對得上。
不羽而飛:人不長翅膀,卻能在天上飛,聽起來像是指現代飛機的出現。
不面而面:不見面,卻又見了面?像影片電話的出現,交談雙方可以相隔千里,暢談無礙。
枯坐知天下事:像收看電視新聞,也許說是網路新聞更合適些,電視新聞是被動接收,有聯網電腦在手,可以想搜什麼就搜什麼——九十年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都已經開始普及了。
干戈未接禍連天:這話後來在中國古代奇書《推背圖》裡也找到了原文,很多研究者認為是指代現代戰爭——不用短兵相接,撳個按鈕,導彈飛出,干戈確實還未接,已然“禍連天”。
每一句,都直指身處的這個時代,以至於所有人都覺得,接連翻鍋,預言應驗,漂移地窟之行,是箭在弦上了。
***
那一年,三江源一帶,第一次有關於“洞”的靠譜訊息傳來。
說是有個藏民,帶著糧食和工具,走很遠的路去寺廟裡鑿瑪尼石,路上,他發現了一個洞,只盆口大小,深不見底,探頭進去聽,能聽到呼呼的風聲。
那個藏民想知道這洞到底有多深,就放了個纏滿犛牛絨線的紡錘下去,結果線放盡了,都還沒到底。
……
三姓為之雀躍,興師動眾之下,好手幾乎傾巢而出,甚至有攜家帶口的,誰也不想錯過這種千年都難遇的“盛事”。
高原上沒確切地標,那個藏民早不記得具體的位置了,加上誰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