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升了起來,統籌蔣雲美從醫院外的大街上給攝製組買回了早飯,也就是一些簡單的豆漿油條包子。
“欣然姐,你餓不餓,我把早飯買回來了,大家先吃了早飯再說吧。”
“嗯,那大家先吃吧,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攝製組的所有人,都是從半夜開始就忙到現在,說是飢腸轆轆也不為過。
大家紛紛回到採訪車內,開始補充能量。
欣然回頭看了一眼掛號大廳,好些已經排了幾個小時的患者,但此時依然沒能吃上一口熱的,她心中萬分同情,卻不能有什麼作為。
即便她今天看到了,即便是給所有人買份吃的,可明天呢,後天呢?
況且,大家缺的不是兩口包子,兩口豆漿,真正需要解決的是看病的問題,是健康的問題。
“現在是七點五十二分,時間還早,按照這個進度,順利的話,今天一天我們應該能完成所有的拍攝任務。”
昨天在會議室開會的時候,大家就已經制定出了拍攝計劃,除了同仁醫院,他們還有另外兩家醫院要走一趟。
既然是一個新聞調查節目,不是說從一個醫院就能得到論證,起碼在“量”上,要做出一個“普遍性”出來。
醫院拍攝結束後,他們要去社群、街道,將“群眾”作為採訪物件,詢問大家關於看病的問題。
另外,還有醫科大學、衛生部門,最後從專家和政府部門的角度探討現實的問題和未來解決的方案。
萬事開頭難,已經進行過第一步,接下來的路自然更加順利。
在採訪主治醫生時,對方說出了現在看病難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供求”關係。
“有些社會上的人認為專家是不是出工不出力,是不是出診的頻次各方面不夠?其實我們醫院也做過調查,醫院的專家基本上都是滿負荷或者超負荷在工作。就比如我,今天一上午,已經出了六十個號,中間我沒有休息過,甚至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欣然聽了默默點頭,接著進一步訪問道,“那麼,很多病患都在抱怨,說這麼好的醫生一個禮拜才出診兩次,是不是太少了呢?”
對方聽了直搖頭,“我們除了做門診以外還要做手術,我是一三五手術日,剩下的才能安排出門診。”
欣然接著問道,“那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