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因為家人反對,這人也沒那本錢去再用自己家裡的地實驗一番證明這個想法對不對。
說到間距問題向南自然精神一震,然後滿臉贊同的說起了自己當年種地的經歷。
於是大家也知道了原來他們的縣令大人也曾經下田上山插秧種地過,頓時彼此之間的關係也不知不覺中拉近了不少。
既然這種事有兩個人都提出來了,其中一個還是縣令大人,那麼最後經過大家的討論分析,將這一點也推到了冊子上,準備明年小範圍的試行。
今年蕎麥春小麥苞米高粱大豆這些都已經在春天種下去了,這會兒都是在除草追肥,用種菜試也看不出什麼有效結論。
不過大家都覺得這個間距肯定是真的,想想看一群人站在一堆吃同樣多的東西,一個人站在那裡吃同樣多的東西,那肯定是一個人長得更好更壯。
人都是這樣,莊稼能不一樣?而且以前他們不間斷的給莊稼地裡除草不就是因為害怕雜草搶了莊稼的肥麼?
以前他們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問題呢?!
第三個成果便是不能隨便再去山上砍樹開荒地了。
植物根系有利於抓緊泥土聚集水分,這個道理大家隨便去野外拔一棵草就能發現的事,沒有啥爭議。
一番討論下來,真的很多點子都是平時稍稍注意看注意想就能發現的,可偏偏以前他們都沒想到,這回跟大家一起一交流,這才有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
七月末,搞得轟轟烈烈的耕作技術交流大會就這麼結束了,小冊子也被分發了下去,然後向南又要忙起歲試的事兒了。
歲試的時間不是固定死的,每個不同地區也都會有相應的調整,向南今年一來就因為要安排耕夫們的問題將院試推到了八月,於是城門口的意見箱裡就多了幾封不滿向南身為大人居然為了一介農夫之事耽誤了他們讀書人的大事。
向南對此沒啥好說的,像這樣連自己家鄉關係民生的農業建設都看輕的人,向南都不願意多花心思去琢磨,直接讓老章跟老宋衛江一起安排起今年院試的事。
大山縣沒有貢院,也不是沒有,只是貢院早就在幾年前就沒辦法用了,向南現在也沒法,今年也只能沿用之前的法子,將院試考場安排到縣衙裡。
大山縣讀書的人不算多,等到考試那天也就五六十人,隨隨便便就安排好了。
可向南看著這麼點人數卻沒有感覺輕鬆,反而有些難過。
“讀書人少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不是大家不願意讀書,而是沒條件讀書。”
向南揹著手轉了一圈考場,然後忍不住跟宋縣丞和衛江如此感慨。
宋縣丞撫著鬍鬚一臉淺笑的安慰向南,“照大人的計劃,咱們大山縣也會慢慢變好的,以後讀書的人自然也會慢慢增多。”
衛江點頭附和。
大樹已經被向南安排到衙役裡磨鍊去了,衛江讓自己信得過的屬下帶著大樹,慢慢學著處理一些簡單事務,比如說縣城裡居民間的糾紛,轄內村子裡的一些糾紛。
主要就是各處走動,看得多了相信大樹也會學得更多更快。
向南現在手下就幾個衙役,哪裡夠用,因此只希望大樹能儘快鍛煉出來,以後也好幫他帶一隊衙役,專門負責城內雜務管理,也算是古代版城管吧。
院試有三天,主考官有兩位,郡上派了一位教諭,縣上也要選一人出來,向南想到科考就腦殼疼,連忙將宋縣丞推了上去。
向南都覺得宋縣丞簡直就是板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想想宋縣丞領一份俸祿要幹好多人的活,向南稍稍有些心虛,然後在給皇上寫摺子的時候就提了一嘴,想要給自家縣丞漲漲工資福利啥的。
這是向南赴任大山縣縣令之後給京城那邊寫的第一封信,皇上當初說過向南要給他彙報什麼事,只需將信交給北肅郡太守,太守就會透過特殊渠道將信最快的送到京城來。
向南先前一到這邊就想寫摺子跟皇上哭窮的,不過實在忙不過來,這會兒農耕指導冊子做出來的第一份,一個階段的工作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嗯,寫信上去哭窮要錢的底氣也更足了。
於是向南將冊子附帶上之後寫了七八張信紙,介紹了自己到大山縣之後所見所聞,又寫了自己的工作進展,順嘴又提了縣城裡連教諭跟貢院都沒有。
當然,大致主題就是皇上啊大山縣是窮得連我都看不下去啦。
之前搞點事剛把局面開啟一點,那幾位有大良心的富戶捐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