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有玉說得繪聲繪色,口沫都飛了出來,叫吃個大米飯的蘇小月都口饞了起來,何況一旁沒有嘗過米粥的李全秀了。
李全秀默不做聲,只聽著齊有玉說那味道。
蘇小月輕輕蹭了蹭齊有玉的胳膊,齊有玉反應過來,忙止了話題,接著笑了笑,打了個哈哈,便不再說了。
收的這次稻穀,也不用跟村裡人排隊用石碾,然而卻引來不少村民過來張望。
自家種過一次了,這次不管是方家村的村人還蘇家村的村人問蘇阿吉,他都如實說了,也不是什麼能瞞得住的事,倒是順帶的給霍家種子鋪打了廣告。
大傢伙才知道,原來還是兩季水稻的,如此明年開春就要上霍家種子鋪裡買早稻種子,家裡但凡有水田的都會種兩季出來,恐怕明年用石碾的人會更多,今年秋收後,在排隊上費了不少時間。
蘇小月把這個擔憂告訴方河,方河決定自家弄一個,免得與村裡人撞一塊兒費時。正好三家人靠的近,三家一起用最好,不過這事兒方河沒有告訴另兩家,決定自己制辦了,到時告訴他們,讓他們過來用便是。
家裡收了這麼多的稻穀,終於不用愁沒有白米飯吃了,先前建的糧倉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兩個大木框儲藏穀子,另外兩個框就儲存豆子和高粱,裡面分了格,能儲存不少。
當白米弄出來後,蘇小月第一次煮了結實的白米飯,她知道方河吃得多,所以用柴火蒸飯用的是大木桶,一桶飯蒸出來,蘇小月看著那結實的白飯,嘴角抽了抽,終於可以叫方河飯桶了。
好吧,大木桶是方河自個兒搬屋裡去的,方河為了配白米飯吃,聽了蘇小月的話上山頭打了兔子和野雞,蘇小月做了麻香兔肉、油爆雞丁、廋肉豌苗湯,香爆小魚小蝦乾、油煎家常豆腐、蓮藕蒸肉,份量多,用的是木盆裝的。
那份量往八仙桌上一搬,滿滿一大桌子。
一家人全都坐齊了,連方嫣都有一張高腳兒童凳子坐在袁氏身邊,方為坐在方河身邊,就等蘇小月從廚房淨手出來。
蘇小月坐下,一家人動筷,臉上眼裡盡是幸福。
飯軟菜香,份量是足夠的豪,幹體力活的,即便是蘇小月也吃了三碗飯,就不用談蘇阿吉了,方河是個例外,一家人吃飽後,那木桶裡的飯都是他的。
柴火蒸的米飯比現代用的電飯煲做的飯還要好吃,顆顆飽滿,不軟不硬,又有一股木香味兒,吃到嘴裡那味道真是沒得說。
一頓飯吃得歡快,等一家人放下碗筷時,方河才敞開了肚量吃飯。
還真的把一大桶飯吃了個底朝天。
以後還是喝粥吧,這樣結實的飯也不經吃的,誰能保證每年收成都好,糧倉是無論如何要儲存些的。
永豐縣霍家種子鋪,一身月牙白長衫的霍林吉從鋪子裡出來,身後跟著一位身手敏捷的青衣勁裝男子。
走出街頭,拐進一條巷子,霍林吉站定,長身而立負手望著前面的小院,“方鴻運的外室小妾虞氏就住裡頭?”
“是的。”
“嗯,莫中堂平時可有來這邊?”
“並沒有,他向來喜歡去東市或是城樓,那邊有兩間大賭坊。”
霍林吉淡淡看了屬下一眼,吩咐道:“想辦法讓莫中堂來東風街,且還得讓他遇上虞氏。”
青衣人領命,接著隱入巷子不見身影。
霍林吉站在那兒盯著那小院子望了一會兒,正好虞氏從院裡出來,準備上街買些日常用品,沒想一出門卻看到巷子口一襲月牙白迎風而立的男人,她的心微微一驚,接著轉身躲進了院子。
“倒是個尤物,如此更好。”霍林吉轉身出了巷口,往縣城正街而去。
今天莫家迎來一位稀客,莫名裕穿著藍底寶相花長袍端坐在荷葉託首的太師椅中,他從桌案上端起茶樽飲了一口,一雙細長精明的眸子掀目看向下首座坐著的穿月牙白長袍一臉雍容的男子。
接著把茶樽放下,臉上帶著笑意,問道:“不知霍東家來我莫府有何事?”
霍林吉修長潔白的手指理了理膝頭的袍角,不緊不慢的說道:“今個兒我來莫家是來救莫家上下一干人等三百二十八條人命的。”
聽到這話莫明裕沉了臉,冷笑一聲,“好大的口氣,我莫家世代在永豐縣,乾的是正經的行當,你倒是說說我莫家會遇上什麼磨難?若是說的不好,仔細我莫家放狗咬瘋人。”
霍林吉聽到莫前裕這話並不惱,他面色依然帶著淡淡笑意,一雙眸卻盯著莫明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