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宛之父雖是文官,還是殉城而死,母親帶著她沒逃出多遠,她被擄,母親被殺。
而方家也不是什麼世代有人出仕的大族,方宛宛之父就是難得的文曲星了,他一死,他這一支也沒個直系長輩能收養阿漓的。
不過方氏一族本身聚居在儀國西南幾座村鎮中,方漓願意的話,官府可以送她回去依族而居。
方漓想了想就同意了,她也沒別處可去。
就這樣,帶著彷徨和不安,她來到了血緣關係上最近的方家村。
“這就是思成留下的孫女了。”一個族老拉著她細細地打量了幾遍,不知看出了什麼,滿意地點頭,“像,像宛宛那孩子。”
族長坐在上首,冷冷地道:“你就看出來像了?宛宛四歲就從村裡出去了。”
“怎麼看不出,這鼻子這嘴巴,處處像。”族老反詰著,摸出把炒了的豆子給阿漓。
族長嘆了口氣,放緩了口氣:“畢竟是思成唯一的後人了,唉。阿漓啊,你外祖在外做官,沒要村裡的田,你現在回來,先住在我家吧。你讀過書麼?會不會手藝?”
他問得一點沒抱希望,看方漓瘦瘦小小的模樣,在洛國過得不好,肯定不會讓她讀書。至於手藝,這丁點大的小鬼,能學什麼手藝。
“我會放牛,還會紡織。”阿漓前半句說得很大聲,後半句卻有點心虛。
她在那座宮殿裡剛接觸到紡織,還沒來得及學多少,就開始逃亡,一路上也不敢再進去學,說會,其實是說謊了。
但她被送到這村子裡來,一路上早就發現了,這一片除了種糧食,最多就是桑樹。進村之後歇了一天才帶來見族長,也見到人家中的織機。
織的不是布,而是綢緞,這片地區的農人以養蠶為業,城裡人則以絲織為業。有些家境較好的農人也置辦了織機,在家中織了綢緞去賣,又比單純養蠶收入高些。
果然族長聽說她會紡織,眼睛一亮,細細問了,阿漓這時候不敢說大話,只說自己剛開始學。但族長已經滿意了。
第12章 招人
“這樣吧,你跟你五姑婆住,她一個人沒兒沒女的,如今年紀大了也需要照應。”
最重要的是五姑婆家裡有織機,原是給她早年死去的女兒備的嫁妝,現在正好可以給方漓學習。至於糧食,恐怕得族裡出了。唉,族長想到這個便頭疼。
雖說上仙收的稅少,但日子一好過,家家生兒育女的,都是負擔一大堆。族裡的錢是年份好的時候眾人湊的,用來濟貧撫孤,本來救濟一下這孤女也沒什麼,但方漓不是在村裡人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孩子,大夥兒也就沒那麼情願了。
尤其是,待她再長大一點,要不要分給她田?
族長想到這些問題,頭又疼起來了。
方漓住到了五姑婆家。五姑婆跟她祖父方思成是關係比較近的堂兄妹,原來有個女兒,早年病死了,她也沒再嫁,自己守著房子田地過活。
對方漓,她沒反對也沒太多的熱忱,這樣阿漓已經挺滿意的了,特別是吃飯時姑婆叫她在一張桌上吃,飯裝得滿滿的。
她還有了一間自己的屋子,不像她在大伯家住的那間,雖然給了她住,二丫卻經常跑進來檢查,不許她動任何東西。
方漓終於有空再去學織造之術了。
宮殿中那個梭子比放牛大哥的牧笛神奇得多。阿漓原先是想學紡布的,用它上織機正合適。但現在村子裡以養蠶為主,自然是要學絲織了。
綢緞織機也有,但梭子還是那個梭子,它會自動變化成合適的大小,供阿漓使用。
與放牛大哥的養牛手段不同,阿漓在這裡學到的技術與外面無異,很普通的織造方式。她見到的那個仙子姐姐神奇的手段完全用不出來。
阿漓也不貪心,她現在能學到這門手藝就很好了,足以讓她在方家村立足,並攢下一份家業。
在床上醒來時她有點疑惑,因為她覺得時間有些不對。
從小到大,方漓從沒用過,也沒見人用過什麼計時工具,不是看日影就是自己估。她也有這樣的本事,對時間的估算還是挺準的。
但她進入宮殿學習的這段時間,似乎變長了。可是出來後她發現,仍然是一夜過去,天光未亮。
疑惑地搖搖頭,阿漓覺得如果是真的也是好事,她可以多一點時間去學習。
現在,她還不敢直接上手呢。
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了。方漓在儀國,確實感到了錢玉江所說的不同。當她一